在低迷时期持续学习,提升线上经营能力和内容资产建设能力,才能更好地迎接疫情过后的回暖。
■毕晓哲
疫情让本该火爆的春节旅游市场被按下“暂停键”,受疫情影响,国内的旅游行业受到巨大影响有目共睹,旅游业受创的同时也直接影响到相关产业链,诸如旅游公司、导游群体、酒店餐饮等收入大幅受损。
随着国家和各地相继出台文旅企业复工复产方案和帮扶举措,部分景区陆续恢复开放,意味着旅游业重启复苏之路。不过旅游业的转型之路才刚刚开始。
无论是旅游行业还是相关联行业群体,以及息息相关的国内第三产业,都面临如何“重启”和如何逆势升温的问题。可以预期的是,疫情过后,人们消费习惯和消费水平仍会逐步恢复,行业受到的创伤也终会逐步“愈合”。问题是行业产业的恢复总需要一段时间,让人们重新恢复对一个行业的消费信心不可能一蹴而就。在笔者看来,与其观望徘徊,被动等待行业产业自行升温,不如借机好好捋捋自己的不足,趁疫情影响这一时间段好好给行业“蹲蹲苗”。
就像给植物“蹲蹲苗”一样,看似放缓了生长,但长远看却是“磨刀不误砍柴工”,为长远健康成长赢得了宝贵的储备期。更何况客观看待国内的旅游行业产业,长期的“粗放式”发展和无序的成长,正需要一个务实的“蹲苗”期。
近年来旅游行业产业发展迅速,但毋庸置疑,也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譬如:国内旅游产业行业的品质整体上亟待提升;旅游资源长期存在“潮汐”现象,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投入产出不成正比等。还有广大游客诟病的景区景点“质次价高”现象,上下游产业的衔接不畅,导游服务业的“小、散、乱、无”现象等。这些问题,应该引起重视,而疫情影响导致的“暂停期”,恰恰是可以充分利用的“整改提升”时间。
疫情影响是现实的,受到重创的旅游行业要想迅速走出低谷获得全新发展,必须反思不足,尽快弥补行业缺点或短板。应从旅游服务的软硬件两方面着手,练好“内功”、提升内在品质,才能真正赢得不远的未来的“黄金爆发期”的到来。值得欣慰的是,旅游行业内的一些知名市场主体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如前不久重庆市文旅委举办了一场“云上学习”,200多家旅游企业近300人通过线上讲座形式,学习交流了在疫情影响下的退团退订处理思路和方法,为重振旅游业做积极的准备。
显然,在低迷时期持续学习,提升线上经营能力和内容资产建设能力,才能更好地迎接疫情过后的回暖,这应该成为重振旅游行业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