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佳艳 张薇本报记者 张文章
近日,在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东坪市场买菜的消费者发现,市场有了新变化,环境卫生比以前更干净整洁、通道也比以前更宽阔了。原来,思明区梧村市场监管所对东坪市场进行大整治,市场环境得到质的提升。
对东坪市场的整治,是厦门市思明区市场监管局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以来,农贸市场监管工作的一个缩影。思明区共有36个农贸市场,其中因历史原因形成市场主体不明确的市场10个。长期以来,这些市场的经营秩序、市场环境、内部管理都存在较大“顽疾”。为了确保此类市场防控措施的有效落实,思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积极联合街道、社区、村委会、物业公司齐抓共管,力求通过集中有力的整治工作,推动“疑难杂症”无照市场规范有序。
东坪市场“三步走”变身
东坪市场长期无主体,市场内共有260多个摊位、150多个业主,摊位利用率不到1/3,2/3的摊位堆放杂物垃圾。梧村市场监管所分“三步走”整治东坪市场。
第一步,将日常监管发现的问题逐一记下并及时和梧村街道办事处对接,形成初步整改方案:对市场进行大清除、大扫除、大清洗;对市场进行小改造,将市场基本设施更换为304不锈钢;对市场进行大改造,整合产权和经营权,统一管理。
第二步,联合梧村街道办事处到东坪市场实地勘察,调整确定整治方案,同时约谈社区书记和物业代管负责人,要求其做好农贸市场卫生环境管理、食品安全等各项工作;协调街道和小区业主委员对市场进行大改造。
第三步,趁热打铁、重拳出击整治东坪市场环境,共清运垃圾12车,鸡笼鸭笼及活禽宰杀工具21件,劝退煤气炉灶、煤气罐17套,市场环境得到大幅度提升。
为彻底解决东坪市场的历史遗留问题,梧村市场监管所积极协调街道、物业公司、经营者三方,力推东坪市场改造升级,力促市场产权、经营权整合,力荐采取集中使用、专业规划、企业管理模式,建成功能齐全、设施完善、制度健全、文明诚信的示范市场。
石村市场监管有力度更有温度
思明区发现有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在发病期间逗留过洪文石村北片区,该片区内的石村市场也成了防控第一线的桥头堡。思明区市场监管局莲前市场监管所迎难而上,通过有力度、有温度的监管推动石村市场疫情防控责任落地。
莲前市场监管所主动联系莲前街道办事处反映相关问题,并联合开展实地检查。莲前街道办事处召集相关负责人召开石村农贸市场整治专题会议,明确了监督主体责任和经营主体责任,督促经营者、责任主体和监管部门各司其职,对市场齐抓共管,落实好市场各项管理工作,同时实行驻场监管,持续指导到位、确保跟踪落实。专题会议后,石村市场开展整治,目前市场各项防控措施已经落实。
莲前市场监管所还在疫情防控一线开展了党日活动,全体党员到石村、瑞景农贸市场为摊位经营者和管理组人员送上口罩、手套、帽子、煮好的中药茶饮等防护用品,对经营者做好疫情防控知识的宣传,还联系了厦门曙光救援队专业消杀组,成立应急志愿服务队,到石村、塔埔两个无主市场开展消杀,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
开禾市场分内的管分外的帮
疫情防控以来,思明区市场监管局严格要求辖区农贸市场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在市场出入口设置体温检测点,要求入场人员测量体温并全程戴口罩。在日常监管中发现有些占道市场出入口多,来往人员多,测温工作难。
厦门的网红农贸市场“八市”就是其中之一。八市包含了营平市场和开禾占道市场,其中开禾占道市场属于无照、占道经营市场。但它作为厦门最大的海鲜零售市场,一直深受市民和游客青睐,除购物群众外,进市场的还有居民和游客,进入市场的小街小巷有十余条,人员管控成为疫情防控工作一大难点。
思明区市场监管局在检查中发现该市场管理单位在4个主要路口设置测温点,下班后无人测温等问题后,立即向区政府反映,推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同时举一反三,建议区政府督促属地街道落实主体责任,增派人手协助石村市场、塔埔市场、岭兜市场、铁路市场、第七市场等占道市场开展测温工作。
思明区市场监管局鹭江市场监管所还联合市场管理组对开禾市场和营平市场开展大扫除,清理市场内泡沫箱等杂物,并对市场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杀,进一步营造干净整洁的市场环境和规范有序的市场经营秩序。
截至3月12日,思明区市场监管局累计检查农贸市场3721个次,检查市场内经营者14722户次,发现、劝停活禽经营户177户次,清退、劝退、扑杀、无害化处理活禽1815只,下架没收假套环无票证白条鸡鸭46只,未发现野生动物交易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