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二:拼多多联合央视频发起“为湖北拼一单”活动。
图三:湖北省洪湖市农民在采带泥莲藕。
■本报记者 桑雪骐
疫情按下了网络直播的加速键:老罗卖货直播、两大神山医院建设直播、老师讲课直播、企业招聘直播……万物皆可直播,人人都可做主播。直播不仅成为社会信息传播的重要窗口,同时也成为产品售卖的重要渠道。那么,在这一过程中,直播平台在其中起到了什么作用?负有怎样的责任?直播带货人的身份如何认定?其责任又该如何区分?
万物皆可直播
4月2日,百度发布的《百度搜索大数据报告——万物皆可直播》(以下简称报告)显示,疫情期间,直播用户搜索总量环比疫情之前增长120%,而且呈现出“万物皆可直播”的势头,其中电商带货直播、信息知识传播类直播热度增速尤其明显。
疫情带火直播,人们自然首先关注内容和疫情相关的直播。报告显示,平均每天有超过10亿人次通过百度搜索了解疫情信息,直播自然也成为重要的内容呈现方式,在百度观看直播的用户数相比疫情前增长了430%。
最为著名的与疫情相关的直播要算两大神山医院的建设过程直播。施工现场网络直播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频”平台开通不到三天时间,累计访问量便超过2亿人次。在页面下方的评论区里,各地网友纷纷化身“云监工”,为现场建设者加油打气。一些网友还为施工现场的挖掘机、叉车等设备取了“大红”“小绿”“小黄”等爱称。
中国疾控中心消毒学首席专家张流波、中国医师协会科普分会会长郭树彬、西安交大二附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和平、西安交大二附院儿童病院教授侯伟等纷纷亮相快手“快健康”科普系列直播间,为网友带来专业的疫情科普防治知识。
春节过后,各类直播又成为了助力复产复工、助力停课不停学的得力工具,其中直播教学是受众最为广泛的直播领域之一。抖音、今日头条和西瓜视频均上线了“在家上课频道”,联合了50家教育机构,邀请名校名师,为全国中小学生免费上课;通过新版本的企业微信,老师可以一键发起直播,学生在微信群就能观看,无需下载其他APP;与此同时,网上开始流传学校老师“主播”们的各种段子,钉钉向中小学生的各种“求饶”也成为朋友圈里的一景。
除了大中小学的线上课堂,一些社会化教育培训活动也通过直播的形式开展。3月17日,首场互联网“新农大讲堂”正式通过拼多多“春耕节”对外授课。12000余名农业生产者通过“多多直播”平台,研习了由6位专家带来的超过4个半小时的课程。据了解,大讲堂活动将持续至4月底,贯穿我国各粮食主产区春耕备耕的黄金周期。“未来一段时间内,拼多多将继续联合中国农业大学和国家农业信息化中心,为平台农户推出更多量体裁衣的课程。”拼多多新农业农村研究院副院长狄拉克说。
此外,一些企业的招聘活动也通过直播的形式展开。不久前,淘宝直播上还召开了一场特殊的湖北企业专场直播招聘会,多家湖北知名企业提供了1000多个岗位,像周黑鸭、仟吉蛋糕、良品铺子、三一湖北、光迅科技、住电电装等都前来参加,不少企业还特别设置了绿色通道,优先录用参与抗疫的志愿者。
人人皆可带货
“连罗永浩都直播带货了。”看完了老罗的直播,有人如此感叹。以前,直播带货一词往往与网红相连,但是,疫情促使越来越多的人走上直播平台,为产品代言。
“我们会用保鲜膜包裹带青泥的鲜藕,消费者收货后不要因为全是泥巴就不满意,青泥是鲜藕的天然保护层,可以保证几天后鲜藕的口感还能和刚挖出来时一样。实际上,相较冲刷干净,带泥采摘的工作量要大得多。”4月1日,在湖北洪湖连片的藕塘旁,荆州市委常委、洪湖市委书记张远梅在拼多多的直播间里向消费者介绍着洪湖特产。
据了解,为了助力湖北复工复产,拼多多联合央视发起了“为湖北拼单”大型活动,央视通过多个传播平台,号召全国的消费者“为湖北拼一单”。同时,在各方组织推动下,集合湖北各地区优势农(副)产品的拼多多“湖北优品馆”正式上线。张远梅成为了“湖北优品馆”的首位登场主播。直播期间,张远梅累计带货鲜藕29万斤,藕带、藕盒、藕夹、藕丸子等各类农副产品超45万单。随后,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委书记胡春雷在拼多多的直播间推广嘉鱼农产品,同时,咸宁优品赠送云南援咸医疗队的活动也在直播期间举行。
其实地方政府领导直播带货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儿。疫情之下,地方政府领导扎堆直播带货已成为一股暖流。不仅湖北地区,3月份,广东、湖南、陕西、甘肃、山东等多地县市长陆续走进各大电商平台的直播间推销本地产品,并取得了不俗的带货业绩。
疫情期间完成了直播带货首秀的还有浙江嵊州市人民法院的法官。据了解,这次司法拍卖进行直播的原因是:法院在执行一起加工合同纠纷案中发现,因受2019年暖冬及疫情影响,被执行人的围巾销量不佳,无力支付相应的加工费,根据申请执行人提供的财产线索,法院依法扣押了被执行人22000条围巾。为维护申请人的合法权益、回笼资金,助力小微企业复工复产,法院决定通过直播“卖货”。在直播中,主播们还介绍了另外几套正在拍卖的房产、商铺。
万物皆可售卖
疫情之下,直播带货成为了产品售卖的一个重要渠道。从橙子到食用菌,从服装到口红,都可直播带货。4月1日的两场直播,完美地展现了网络直播万物皆可售卖的场景:
一边是网红罗永浩的电商直播首秀,“支付交易总额突破1.1亿元、整场直播观看总人数超过4800万、总销售商品件数逾91万”的结果在朋友圈里刷屏;另一边是淘宝当红主播薇娅首次在直播间卖起了火箭,优惠价4000万元的火箭发射和品牌服务成为了电商直播史上的最贵商品,有超过1970万观众在线围观了“秒空”时刻。
卖完了火箭,4月2日,薇娅又直播卖房。据了解,此前的2月份,有多家开发商就已开始了直播卖房。
●专家观点
■北京市法学会电子商务法制研究会会长邱宝昌:
平台应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建议
直播带货者的身份和责任认定是近年来的热点话题。直播带货者的身份构成比较复杂,有普通人、网红、地方官员等等。而地方官员可视为一种特殊网红。“网红带货”则是之前“名人广告代言”的互联网升级版。
直播带货者在拥有一定量的粉丝之后,其推销行为就应受到相关法律的规制。根据《广告法》第三十八条第一款规定:广告代言人在广告中对商品、服务作推荐、证明,应当依据事实,符合本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并不得为其未使用过的商品或者未接受过的服务作推荐、证明。如前所述,若直播者未使用产品就将产品推荐给自己的粉丝,引发消费纠纷时,作为粉丝的消费者就可向直播者主张权利,即直播者对于问题的发生应承担直接责任。
《电子商务法》第三十八条中规定: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平台内经营者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或者有其他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依法与该平台内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对关系消费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者服务,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对平台内经营者的资质资格未尽到审核义务,或者对消费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导致消费者健康受到损害的,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同时,《食品安全法》第五十五条、《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五条和《广告法》均规定了广告代言人和广告主承担连带民事责任的规定。
而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三十三条规定,有毒有害等农产品,给消费者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地方官员带货也应保障所带商品的品质符合法律规定。
为了防患于未然,直播平台应根据《电商法》第十二条的规定以及平台协议,要求直播者出具销售相关商品的资质证明,并根据平台协议要求其在直播平台上规范操作。对于直播者销售某些需要特殊资质证明的商品的,直播平台应承担审核责任,严格禁止网红在未取得相关资质的情况下进行直播带货。
平台经营者在完善直播者信用评价机制的同时,也可设置黑名单制度,对销售质量不合格商品的直播者,经过沟通后仍不改正,则可将其列入黑名单,并将黑名单与其他直播平台共享,使其无处遁形。
同时建议直播者在直播前应学习和了解相关法律规定,熟记于心,并对所带商品的功能、性质等特点做好功课,对于自己未亲身使用的商品不得直播;建议成立相关的行业协会,对直播带货进行专业的培训;平台在尽到审查责任的同时,还应为直播者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建议,提醒直播者依法经营,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信息工程部主任陈天恩:
生产端数据透明化有助于农货直播销售持续发展
近年来,直播带货日益红火,但是,一般工业品的直播带货并不适用于生鲜农产品。不论是网红直播带货,还是地方官员直播带货,其实都是一种依靠自身影响力所带来的消费,而农产品本身的生产过程中可能就会埋藏很多质量问题,而这并不是依靠网红或者地方官员的口碑就能解决的。
生鲜产品、农副产品的直播带货,其品质非常重要,因为消费者不可能一再地仅仅依靠情怀去助农。因此,如果能够获取生产端更多客观、真实、有效的与品质相关的数据,透明化地传给消费者,将有助于农货直播销售的持续发展。
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透明农场”的认证计划,正是运用该中心在农产品种养端的物联网设备和人工智能技术,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帮助生产者和经营者进行品质管控,包括产能预测、分析和汇聚。在种养端运用物联网手段,把消费者关注的数据在线获取并向生产者进行推送,引导生产者以品质优先的消费导向进行种植管理从而提升农产品的品质。
同时,在农产品产销的每个环节采集数据,通过直播等形式透明化地传给消费者,从而支撑生鲜农产品的透明供应,营造信任消费。
■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
不应过度夸大直播带货的作用
直播带货仅仅是一种工具,在农产品的销售过程中,网红直播、官员直播等方式是一种模式创新,应该予以鼓励、包容和引导,但是不应该过度夸大其作用。直播带货产生投诉的原因之一,就是一些直播主体过度夸大产品的品质。
此外,在扶贫助农的过程,一些地方为快速见效,往往会上马能快速见效的蔬菜、水果、养殖业等,从而导致这些产品供大于求,引发 “滞销”“卖难”问题。同时由于直播带货进入门槛偏低,也产生很多售后问题。
要解决上述问题,在电商助农的过程中,要帮助农副产品经营者建立“高效、安全、健康、绿色、智能、生态”的产销体系理念,从而适应现在“新消费”更注重安全、健康、绿色、生态的需求特点;应促进农副产品从农民生产什么,经营者就卖什么,消费者就买什么的“推式供应链”向为消费者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的“拉式供应链”转变。
■拼多多农业农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狄拉克:
直播带货要有长远思维
对当地特色农产品的优势,地方政府领导有着非常清晰的认知。经过学习,大多数干部具备专业的讲解能力。但是,地方工作千头万绪,地方政府领导经常当主播显然不现实。因此从长远来看,怎样培育出过硬品牌,生产高品质的农产品,是电商助农要着重思考的发力点。
为了帮助农户提高产品的品质,在农业农村部的指导下,拼多多进行了多种尝试。比如在云南的大山里组织贫困人口建设一批 “多多农园”,并联合中国工程院、中国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云南农科院等单位实地帮助农户选择种植产品,并持续提供三年技术服务,引进先进的设备,把农村几千年的经验转化成可以量化的数据;今年2月,又和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农业大学签订了智慧农业战略合作协议,以互联网+职业农民培训为核心,共同培育新农商人才。3月17日,首场互联网兴农大讲堂开讲,1.2万余名农业生产者通过多多直播平台学习了6位国内顶级专家带来的超过4个半小时的课程,涉及北京的大田作物管理、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业服务智能设备、移动农业数字化平台等内容。今后拼多多还将继续邀请更多农业科技专家,把先进的技术和理念通过远程授课的方式免费送给农户。
中消协:加强网络直播带货监管
3月31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直播电商购物消费者满意度在线调查报告》显示,有37.3%的受访消费者在直播购物中遇到过消费问题:一些主播带货时存在夸大宣传、引导消费者绕开平台私下交易等现象;部分消费者遭遇假冒伪劣商品、售后服务难保障情况,卖家与平台之间、直播平台与电商交易平台之间的关系复杂,导致消费者的知情权、公平交易权和合理维权诉求大打折扣。
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者的主要担忧表现在“担心商品质量没有保障”和“担心售后问题”。虽然有37.3%的受访消费者在直播购物中遇到过消费问题,但仅有13.6%的消费者遇到问题后进行投诉。此外,许多消费者遇到问题并没有投诉的原因是觉得投诉处理流程可能会比较复杂或耗费时间,表明消费者对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缺乏足够的耐心和信心。
从直播电商购物流程中的宣传、直播、商品、支付方式、物流、售后等各节点满意度来看,消费者满意程度最高的是支付环节,为79.1分;满意程度最低的是宣传环节,为64.7分。
结合本次直播电商购物在线调查情况,中消协还提出了四点意见建议:一是强化监管职责,引导直播电商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既要推进社会共治,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也要包容审慎监管;二是明确直播电商各类经营者特别是直播电商平台经营者的责任义务,自觉强化诚信规范经营;三是聚焦关键节点,加强对主播群体的规范管理,主播群体不能只要人气、只获收益、不担责任;四是鼓励消费者参与,大力推进消费教育和维权宣传,在树立科学理性的消费观念和安全健康的消费习惯的同时,也要养成良好的维权意识和维权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