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覆盖群体范围广 服务供给更精准
“虚拟养老院”便宜更高效
作者:孙燕明
图片


    图:目前北京养老机构入住率达到100%的仅有一成。
■本报记者 孙燕明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养老与子女时间、经济能力有限之间的矛盾日渐凸显,养老命题有了更多的解答方式,一些地方开始探索发展“虚拟养老院”。
  北京市老龄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理事鄂俊宇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虚拟养老院”具有资源共享、服务快捷、覆盖群体范围广、投资成本低等优势,是我国借鉴国际智慧养老理念创立的新型养老模式。
  政府积极推动“虚拟养老院”发展
  民政部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罗椅民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虚拟养老院”被称为没有围墙的养老院,一般由政府主导,整合社会相关服务机构的资源,利用“互联网+社会服务”建立智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线上线下相融合,使老年人通过远程诊疗、居家上门服务等手段实现居家专业化养老。
  当老年人有服务需要时,通过电话、手机APP、微信小程序等方式联系信息服务平台,平台会根据老年人的要求,派相关服务人员上门为老年人提供服务,据罗椅民介绍,相关服务标准非常详实,可以满足老年人所有需求,政府对“虚拟养老院”的所有服务进行社会化管理和监督。“虚拟养老院”的服务范围包括日常照料、助餐、助浴、助医、助行等服务,包括测量血压、测量血糖、输液、打针、按摩等卫生保健服务,还包括文化娱乐、健身活动、心理咨询、精神慰藉和法律援助等服务。
  罗椅民介绍,与传统养老方式相比,在这种养老模式下,老人不必住在养老院中被动接受各项服务,而是通过统一的信息服务平台,在家就可以享受个性化、专业化的定制养老服务。
  绝大多数老年人更适宜居家养老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原巡视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老年科学研究会研究员唐振兴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我国社会已步入快速老龄化高峰期。老年人居家养护可节省成本、降低花费、减少养老资源消耗,老年人也更愿意留在自己熟悉的居家环境中进行养老。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在60岁以上的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及以上的人口比例达到7%以上为老龄化社会。65岁及以上的人口比例达到14%为老龄社会,达到20%为超老龄社会。
  唐振兴表示,1999年,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截至2019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约2.54亿,占总人口的18.1%。预计2026年前后进入老龄社会,2035年将进入超老龄社会。
  同时,我国老年人健康状况不容乐观,2018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为77岁,而人均健康预期寿命仅为68.7岁。患有一种以上慢性病的老年人比例高达75%,失能和部分失能老年人达到4000多万,老年人对健康服务的需求非常迫切。
  他强调,我国倡导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老年人养老形成了“9073”模式,即90%的老年人采用居家养老方式,7%的老年人采用社区养老方式,3%的老年人采用机构养老方式。
  根据人口普查抽样数据,我国户均人口规模已经由1982年的4.41人降为2010年的3.09人,1人户比例由1982年的7.97%上升至2010年的13.66%,2人户比例由1982年的10.08%上升为2010年的24.37%,说明家庭的核心化、小型化已经成为大规模的社会现实存在。
  唐振兴强调,近年来,随着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和城市年轻人追求自由独立生活的趋势增强,家庭养老功能正在逐渐失去人力支撑的基础,老年人特别是各类患者对健康、生活料理服务的需求非常迫切,“虚拟养老院”可以满足老年人的各种服务需求。“养老机构更适宜居家没人照料的失能、失智、独居、失独等特殊人群养老,绝大多数老年人更适宜居家养老。”罗椅民表示,养老是老年期的一种生活方式,以共性为主,特殊性为辅,不要刻意把老年人与社会隔离开来,把老年人过度养起来,也不是所有老年人都需要照顾与护理。
  “虚拟养老院”与实体养老机构相比优势明显
  记者从民政部获悉,截至目前,全国已有近20万个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拥有760多万张养老服务床位,养老服务质量得到持续提升。
  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养老院收费标准一般分为床位费、伙食费、护理费、被褥费、医疗费、暖气费、空调费和押金等项,不同地区的养老机构收费标准不同,同一地区养老机构的档次不同收费标准也不同。
  目前,根据自理状态、医保情况不同,能自理的老人每月收费大多为2500至3000元,半自理的老人收费大多在3000至4500元,完全不能自理的老人收费大多在3500至1.2万元,主要包括伙食费、床位费、护理费,具体价格还要根据老人的身体状况确定。
  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乔晓春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北京市近20%的养老机构入住率不到20%,有50%的养老机构入住率不到50%,真正入住率100%的养老机构只有49家,仅占10%。
  乔晓春表示,绝大多数老年人没有住养老机构,或者住不起养老机构。据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调查,2016年,北京市有养老许可证的养老机构460家,居住4.1万多名老年人,与北京市60岁以上的户籍老年人人口规模进行比较,只有1.3%的北京市户籍老人居住在养老机构,有98.7%的北京市户籍老人居家养老。
  一般情况下,养老机构收费标准取决于老人生活能力情况和机构的类型,收费级别按照老人自理、半自理、完全不能自理,养老机构按事业、民办非企业和企业来划分。其中,完全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在事业单位养老机构平均收费3700元/月,民办非企业平均收费4500元/月,企业平均收费9800元/月,企业收费是最高的。
  而北京市70%的老年人收入低于5000元,80%的老年人收入低于6000元,90%的老年人收入低于8000元。“多年来,政府为企业提供了大量的补贴,并采取了很多优惠政策,实际上并没有解决养老机构的亏损问题。”乔晓春透露,在北京市养老机构中,有78%的事业单位得到政府补贴,民办非企业有88%得到补贴,企业有52%得到支持。
  然而,即使在政府提供补贴的情况下,养老机构略有盈余的仅占4%,基本持平的占32.8%,稍有亏损的占32.6%,严重亏损的占30.7%,总体还处于亏损状态。
  鄂俊宇表示,从投资成本来看,实体养老机构增加一张床位需要投入15万元,如果再算上土地租金、人员工资、运行经费、大型资产折旧费等基础开支,开设一家最低规模30张床位的养老院就需要约500万元,而建设一家依据智慧养老理念的“虚拟养老院”,5年内投入500万元就可以覆盖5万名老人。
  他强调,发展“虚拟养老院”相对于实体养老院的比较优势非常明显,能够实现分散养老资源的集中供给、精准供给和高效供给,是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冲击的有效选择。
●相关链接
  2007年12月,全国第一家“虚拟养老院”——居家乐养老服务中心在苏州市葑门街道创立。如今,该模式已经推广至苏州主城区及多个县级市,并在浙江、北京、广西、山西、甘肃等地得到推广。
  2019年4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提出,实施“互联网+养老”行动。在全国建设一批“智慧养老院”,推广物联网和远程智能安防监控技术,实现24小时安全自动值守,降低老年人意外风险,改善服务体验。
  同年9月23日,民政部发布《关于进一步扩大养老服务供给促进养老服务消费的实施意见》提出,加快互联网与养老服务的深度融合,为老年人提供“点菜式”就近便捷养老服务,打造多层次智慧养老服务体系,创造养老服务的新业态、新模式。
  今年3月13日,国家发改委等23个部门联合发布 《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大力发展“互联网+社会服务”消费模式,支持发展社区居家“虚拟养老院”。 (孙燕明)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2 版:保健】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虚拟养老院”便宜更高效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