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肥胖率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已经成为21世纪最严峻的公共卫生挑战之一——
数据来源: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2015-2017)
■本报记者 倪敏
作为一名三岁宝宝的家长,荆伟龙在陪伴宝宝成长的每一天里有快乐,也会有困惑和担忧:孩子挑食,不愿意吃蔬菜,喜欢吃糖果、零食,体重超标,变成了小胖墩。
其实,和荆伟龙有着同样烦恼的家长并不在少数。
“儿童肥胖是21世纪最严峻的公共卫生挑战之一,且儿童肥胖率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肥胖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教育和生活质量。肥胖的儿童在进入成年期后仍可能处于肥胖状态,并有罹患严重非传染性疾病的风险,例如糖尿病和心脏病。”5月23日,在线举办的首届中国营养三十人论坛上,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高力(GaudenGalea)明确指出儿童肥胖带来的危害。
近年来,儿童超重、肥胖的全球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我国肥胖儿童人数逐年增长。六一前夕,由中国营养学会主办、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支持的首届中国营养三十人论坛以“关注儿童肥胖 共创健康食物环境”为主题,为如何防控儿童肥胖给出了解决方案。
据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会长陈永祥介绍,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变化,我国儿童和青少年学生肥胖问题日益凸显。2014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我国7-18岁城市男生和女生的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1.1%和5.8%,农村男生和女生的肥胖检出率分别为7.7%和4.5%。
随着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状况逐年增加,儿童肥胖已经成为国家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为国家未来医疗投入和社会发展带来极大负担。
与会专家认为,致胖原因包括先天遗传、后天不健康饮食习惯和食物环境等,其导致的危害涉及到成长发育、慢病负担和心理问题等。
高力表示,防控肥胖是一道简单的数学题。保持健康的体重意味着保持能量摄入(即健康饮食)与能量输出(即身体活动)之间的平衡。但是,我们每日做出这种决策却并不简单。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总部)营养专家乔·杰威尔(JoJewel)认为,在全球很多国家,肥胖人口快速增长,超重和肥胖流行率升高,都与致胖环境有关。致胖环境从生命的早期就开始产生影响,比如对母乳代用品的宣传,对商业化的辅食产品的不当营销以及体育活动缺乏等因素,共同构成了致胖环境。
对于家长而言,除了科学干预,首先应该引导孩子从小认识健康食物、树立健康饮食习惯。此外,在合理规划膳食的同时,保障孩子体育运动时间。
当然,防控儿童超重肥胖,不能单纯依靠孩子和家长。
“建立一个支持性食品环境至关重要,这将帮助儿童和家长做出更明智、更健康的食品选择,并遏制儿童肥胖的增长。”高力表示。
目前,人们处在一个食物选择高度多元化,而且物质特别丰富的时代,要让孩子们在吃得营养的同时,确保他们拥有健康的体魄,健康的食物和食物环境是关键。
影响健康食物环境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欧睿信息咨询公司通过市场调研发现,我国健康食品产业总体市场份额较低,特别是和肥胖相关的减糖减脂减盐类产品,在亚太地区尚处在相对偏低的水平。
令高力担忧的是,如今,营养价值低但脂肪、糖和盐含量高的加工食品极易获得。生产这些食品的企业往往利用儿童和青少年有限的判断力,开展大规模的针对性营销。
乔·杰威尔认为,可以通过包装正面标识推广健康饮食,真正帮助消费者了解哪些产品是高糖的,哪些食品是高盐的,哪些食品含有不利于身体健康的成分,这样消费者就可以根据自身健康饮食的需要,决定是否选择这些食品。同时,他建议对含糖饮料征税,对不健康食品的市场营销进行管控,以推动健康饮食习惯的形成。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杨月欣也表示,营养标签对于消费者有着重要的意义。食品包装正面标识体系可以用具体化、图像化、直接化的方式帮助父母规范孩子饮食行为。
创造健康的食物环境,不仅需要个人或家庭的努力,更需要在社会层面迅速采取行动。
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总工程师牛兴和表示,食品行业应该在食品营养安全和科技创新领域积极主动创新,从供给侧调整产品结构,来满足现代儿童和青少年平衡膳食的需求。“目前,我们正在修订食品营养标签标准,通过营养标签标准,在修订的标准内容中提出标签的‘正面标识’要求,规范食品生产经营行为,同时也指导消费者正确选择食品。”国民营养健康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张志强表示,相关部门正在研究制定学校集体供餐营养操作规范和学生餐营养指南,开展营养、健康、食堂、营养健康餐厅的创建活动。
学校是传播知识的场所,更是育人的场所,应该通过有效的营养干预,引导孩子们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据张志强介绍,早在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就会同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制定发布了《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进一步加强对校园集中用餐的监督管理,促进学生人群营养健康。明确要求学校应当配备营养健康管理人员对膳食营养等进行咨询、指导,推广科学配餐;要求中小学幼儿园不得在校园内设置小卖部及超市等食品经营场所,确需设置的要避免售卖高盐、高糖及高脂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