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桑雪骐
暑期来临,往年奔走于各个教育机构的中小学生和家长们,由于疫情的原因都汇聚于线上课堂。各在线教育机构也纷纷通过低价引流、加大宣传推广力度等措施吸引生源。但是,不少家长向本报反映,线上线下教学存在较大差异,对于课程、教师和教学模式的选择以及教学效果评估等,都感到非常困惑。那么,对于线上教育,真正吸引消费者的是什么?用什么才能留住消费者?对此,本报记者进行了采访。
●记者调查
在线教育市场急升温
“从暑假前开始,电梯里、公交站上、微信朋友圈里,甚至是一些小游戏里都充斥了在线教育机构的广告。综艺节目的植入广告也是屡见不鲜。”北京市消费者魏女士说,暑假前,因为要考虑孩子的假期补习,所以对在线教育课程比较关注,结果发现不仅许多老牌教育机构在做广告,还出现了很多新的机构名称。
魏女士感受到的其实正是在线教育市场的现状。有资料显示,2020年二三月份,在线教育APP日均总有效使用时长同比增速分别为 69.9%和35.5%。工商登记数据则显示,2020年1-5月,有超过2万家相关企业注册成立,平均每天新增140家在线教育相关企业。
当某一市场成为风口时,闻风而动的首先是资本。3月31日,猿辅导宣布完成最新一轮10亿美元融资,6月29日,作业帮宣布完成E轮7.5亿美元融资。
互联网企业巨头加入在线教育战局也成为了今年特有的一个现象。腾讯系在线教育平台,包括企业微信、QQ直播、腾讯课堂等在疫情期间推出了助学服务;阿里巴巴旗下平台钉钉也同样在疫情期间提供了中小学远程直播教学服务。6月22日,淘宝发布“一亿新生计划”,标志着淘宝正式进军教育行业;7月16日,字节跳动高级副总裁、教育业务负责人陈林面向教育团队做了一场题为《zerotoone》(从0到1)的全员分享,其中谈到:未来三年,教育业务持续大力度投入,不考虑盈利。
消费选择有困惑
“这么多机构,真不知道选哪个好。”北京市消费者刘女士告诉《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自从孩子上了小学,几家知名教育机构的课程特色、师资情况等已经被她摸得非常清楚,甚至一些独立开班的“大牛”老师,她也都能如数家珍。但是对于在线教育机构,她的认知还局限在“帮孩子做作业”的阶段。
因为不了解,所以试听成为家长帮孩子选课的重要途径之一。记者发现,在诸多教育机构的广告中,标出的招新课程价格之低让人咂舌。“49元新用户专享价=13课时+6天辅导答疑+15件教辅”“语文六项全能训练营 9元8节课”“9元8课时 大招方法直播课 低至1.2元/节”……
刘女士告诉记者,因为课程价格非常便宜,她就替孩子买了很多课。“买课好像也上瘾,只要看见一个新的机构,就会开个账号,买个课。虽然一个课程的价格并不高,但是买多了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且买了好多课,也并没有时间去听。”刘女士说。
上海市消费者吴女士则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表示了对于线上课程学习效果的担忧。“我有时候玩一会儿游戏,天啊,游戏里都是正在上网课的孩子们。他们真可怜啊!”前不久,吴女士的一位朋友这样对她感叹,惊出了她一身冷汗。“多可怕啊,孩子说是在上课,实际上却在打游戏,而家长却不知情。”吴女士说,以前线下的补习课,家长还可以旁听,多少会起到监督的作用。而且上课时间孩子不允许玩手机。“现在可好,玩得名正言顺了,这样的学习效果可想而知了。可是我如果说老师教得不好要求退费,机构一定说是孩子不好好学习的原因。”线上教学的效果如何评估也是一件让人很困惑的事情。
浙江省消保委于2020年2月下旬至3月上旬组织消费义工进行了一次在线教育消费体验与网络调查活动,结果显示,半数平台评价机制不够完善。学而思网校、智学网、慕课仅公开评分但未公示评语;掌门一对一和新东方未发现评分评语公示。
消费安全存隐忧
广东某高校大学生小王正在某微信小程序上通过免费课程学习日语。他告诉《中国消费者报》记者,由于疫情,一直无法返校学习,于是计划利用这段时间开始日语的学习。正好看到有人推送可以免费学习的小程序链接,就报名了。“现在还是最初级的发音阶段,课程很简单,每天打卡,更多的其实是对自己的一个督促。”小王表示,课程结束后是否在这个小程序上继续付费学习还是未知数,因为这些基本的课程并不能体验到老师的教学水平如何,“如果购买了付费课程后觉得老师教得不好,不知道退费是不是很方便。”小王说。
北京市消费者周先生则对于购买课程的资金安全表示了担忧。他告诉记者,两年前为了提高孩子的英语口语能力,通过朋友推荐,他购买了一家知名电话外语教学机构的课程。而且为了降低购课成本,一次性支付了两年的课时费。但是交费不久,机构就通知课程暂停,后来才知道是资金链断裂。“当初交费是基于对朋友及品牌的信任,没想到说停就停了。虽然后来课程恢复,但从此对预付费心存芥蒂。现在这些线上的教学机构,更感觉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虽然网课的价格要便宜不少,但是如果真说机构‘跑路’了,都不知道去哪里维权。”周先生说。
浙江省消保委消费体验显示,部分平台不能退换课或退换课渠道不畅。如超星学习通客服明确表示不可以退换课;慕课、腾讯课堂、网易云课堂和猿辅导4家平台在iOSAPP内购买课程需先充值到平台账户,充值方式为定额充值,不能自主选择随意充值金额,退课时相关费用退回到平台账户内,但平台账户内的余额不能提现,只能在平台内继续消费。此外,还有部分平台证照资质公示不全、一些平台师资信息不够透明、课程介绍不够详细等问题。
今年的央视“3·15晚会”上,哒哒英语由于随意单方面修改课程被上海消保委通报。今年4月以来,哒哒英语就被曝出涉嫌虚假宣传,被指单方面修改课程类型及时长等。
●专家观点
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
微威课创始人黄帅曾经是某知名教育机构的金牌老师,也就是俗称的“大牛老师”。他告诉记者,微威课的线上课堂从2017年底从微信开始零散推出,2019年开始大量推出线上直播课,现在已经全面上网。
在黄帅看来,在线教学有着诸多优点。“我不太善于记住学生的名字,在直播课程中,每个学生的名字和照片都会显示在屏幕上,可以很方便地进行互动。”黄帅说,课程还可以进行直播和录播的组合课程,学生可以多次重复收看,直到听懂为止。同时线上教学还不受时间和地域的影响,学生可以节约大量的路程时间,因此教学的课时安排也更灵活,比如安排两次半小时的课程,以便于学生集中精力,其效果大于一次一小时课程。同时,由于不受空间影响,资深教师及家长都可以“悄悄”进入课堂进行考察。“不过,学习效果的考核和监测的确是短板,需要家长配合。”黄帅说。
北京四中网校校长黄向伟也认为,可以跨时空和地域是在线教学最大的优势。“理论上,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得到最好的教学资源。”不过,黄向伟认为,在线教学的时空距离也造成了在线教学在情感交互方面存在短板。“线上教学的优势在于知识的传授,而线下教育在情感传递方面更具优势。”因此,黄向伟认为,线上和线下融合是最佳的学习方式。“随着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突飞猛进发展,我们可以从过去线下的经验教学转向到基于精准数据的线上教学,学生的学习可以有连续数据的记录,从而很好地对学生进行画像,便于教师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线下课堂则可以很好地发挥教师的作用,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点燃学生的内心。”黄向伟表示,除了学生的学业成长,教师的专业成长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因此如何通过线上的优质资源,帮助更多的教师专业成长,也是线上教育需要关注的。“因此,线上线下融合才是最好的模式。”黄向伟说。
前不久,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 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中也表示将大力发展融合化在线教育,“构建线上线下教育常态化融合发展机制,形成良性互动格局……完善在线教育知识产权保护、内容监管、市场准入等制度规范,形成高质量线上教育资源供给。”
教学质量是根本
“其实低价引流,以前在线下教学就存在。”黄帅介绍说,据他了解,在某些机构这种低价引流课程往往是由实习教师承接教学任务,机构不向教师支付课时费。因此也是对教师的生存考验。但是,教师素质和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学生的时间也可能就浪费了。同时,低价引流带来的学生,往往也不能告诉机构真正的学习群体是什么、他们的需求是什么。而学生和家长对廉价得来的东西也不会珍惜。所以他认为,不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教学,最终都需要向教学品质回归。
在黄向伟看来,线上教学更多依靠名师等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来吸引学生。不论是直播等同步教学还是录播等异步教学,其核心都是要让学生有主动学习愿望。“中小学生的学习自控力还相对偏弱,因此,如何唤醒学生的主动学习愿望并督促学生完成学习过程,是线上教学的一个关键点。”黄向伟认为,线上教学从课程设计到授课方式等都与线下教学存在差异,并不是简单地把线下教学搬到线上,也不是随便一个老师开了直播就可以讲好课,而是需要围绕线上教学场景,以学生为核心设计教学课程,形成良性的教学互动。因此对于线上教学的评估并不是转化率、续报等指标,而是以口碑为代表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相关链接
推进在线教育立法 确保有法可依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在线教育成为焦点话题。多位代表委员建议通过推进在线教育立法、加强市场监管、加大处罚力度等方式,规范在线教育的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杰建议,对同一个培训机构,在各维权平台或监管部门遭投诉累计达到一定数量的,应责令其停业整顿;对屡教不改的,应撤销其经营许可给予关停处罚,并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吴碧霞建议,积极推动在线教育立法。建议修订和完善涉及教育、互联网和文化传播方面的法律法规,尤其是要出台专门针对在线教育的管理办法,确保在线教育行业的发展和治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朱巍认为,在线教育作为新兴行业,可以用相对较低的价格,获得较为优质的教学与教育资源,其诸多优势在疫情期间体现得非常明显。但是,相应的制度规范和监管措施必须跟上,确保这一行业在法治轨道上健康发展。
朱巍建议,在国家层面进行立法,对在线教育平台在准入门槛、师资管理、教学质量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同时考虑设立黑名单制度,对于屡次违反规定的在线教育机构,可以考虑作出停业整顿、退出市场等严厉处罚。
“考虑到立法资源有限的情况,在专门的法律法规出台之前,监管部门应当落实好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电子商务法》中的相关规定,加大执法力度,市场监管、教育、互联网管理等多个部门应当形成监管合力,细化监管标准,在开办资质、产品质量、师资队伍、收费退费等方面进行严格监管。”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说。 (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