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多个相关责任主体都能切实负起责任,监管部门加强监管,市场主体强化自律,普通消费者强化维权意识,治理电话骚扰的链条才会成为闭环,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才能更好地保护消费者利益。
■吴学安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公布 《通信短信息和语音呼叫服务管理规定 (征求意见稿)》,明确任何组织或个人未经用户同意或者请求,或者用户明确表示拒绝的,不得向其发送商业性短信息或拨打商业性电话。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在享受互联互通现代信息生活的同时,也面临着骚扰电话、垃圾短信的侵害。近年来,相关监管部门加大了对骚扰电话、垃圾短信的治理力度,但骚扰电话、垃圾短信依然颇为猖獗。其背后的原因是多样的,例如,相关电信、互联网企业囿于自身利益,未能全面履行企业责任,对骚扰电话实施全面拦截;由于技术进步,不法分子采用了人工智能技术,让骚扰电话的精准度越来越高,让人不堪其扰;治理骚扰电话、垃圾短信往往涉及多个监管部门,多头治理难度较大。
根据征求意见稿,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组织建立全国统一的“谢绝来电”平台,引导相关组织或个人尊重用户意愿规范拨打商业性电话。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应依托“谢绝来电”平台提供“谢绝来电”服务,采取便捷有效的方式登记用户关于商业性电话的接收意愿,并依据用户意愿和双方协议约定提供防侵扰服务。
用“谢绝来电”平台治理骚扰电话是一种全新的尝试,效果值得期待。但要切断骚扰电话相关软硬件推广、销售和使用渠道,还应该建立联合惩戒机制,各监管部门对存在严重违规行为的企业和个人实施联合惩戒,使其“一处失信,处处受限”。同时还需要完善技术手段,通过预警监测、大数据研判等技术手段,拦截各类骚扰电话、骚扰短信,并对相关的不法经营者依法严厉处罚。
只有多个相关责任主体都切实负起责任,监管部门加强监管,市场主体强化自律,普通消费者强化维权意识,治理电话骚扰的链条才会成为闭环,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才能更好地保护消费者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