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旅游时评
文博场馆不妨多开点“夜市”
作者:晁星


      观秋夜星象、看科普大片……从上周起,北京天文馆将连续四周开启“奇妙夜”,消费者可以预约在每周六17:30-21:00前往参观。消息一出,赢得消费者纷纷叫好,不少人迫不及待想去感受一把“夜空之美”。
  众所周知,考虑到夜间运行的安全性与成本等因素,包括天文馆在内的诸多博物馆开放时间一般都是 “朝九晚五”。只有在元宵、七夕等传统节日以及特殊星象出现的时候,才会破例上线夜场服务。不过,这一模式也催生了“工作日去不成,周末人太多”“白天看不了星空,不过瘾”等抱怨。面对民众呼声,近些年,在“科技周”等节点,天文馆已尝试过推出夜场活动。此番进行更日常性的探索,无疑更能解民众之“渴”。相约“奇妙夜”不仅能缓解白天的人流量、优化游客体验,也与天文馆的功能、气质完美契合,对提升人气也大有助益。
  其实,不只天文馆,北京市不少图书馆、美术馆等文博场所都陆续上线了“夜间模式”。比如,在暑期,首都图书馆将闭馆时间延至晚九点,故宫博物院也专门推出过“紫禁城上元之夜”文化活动,邀大家“进宫赏灯”。忙碌了一天后,在图书馆“寻一处静谧,享一室书香”,去美术馆 “和艺术来场约会”,到博物馆欣赏“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好不惬意。这般格调十足的“夜生活”,浸润着人们的心田,同时也与夜经济发展十分合拍。为夜幕下的城市点亮一盏文化之灯,不仅能吸引“流量”,同样也是城市人文气质的彰显。
  争相开办“夜市”,体现的是文博单位的担当。如今,随着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精神层面的需求也愈发强烈,《千里江山图》引发“故宫跑”,海昏侯墓出土文物展带来“首博热”,厚重高雅的东西不再曲高和寡是好事,但时不时出现“洛阳纸贵”,也反衬出相关产品供给的不平衡不充分。这就倒逼着相关单位探寻更多 “打开方式”,以更好对表公众时间、对接公众需求。在这方面,除了开启“夜间模式”,举办线上特展、开发文创产品、拍摄纪录片等都不失为有益尝试。而当文博场所越来越“接地气”,这样那样的“奇妙夜”越来越多,“文化气”“科学味”也就能更多地“飞入寻常百姓家”。
  文博场馆亮起的“夜灯”,折射着文化服务的思路,映照着现代城市人的“心路”。希望这样的灯光,能再多、再亮一些,丰厚城市生活的诗意与底蕴。
(晁星)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4 版:休闲】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文博场馆不妨多开点“夜市”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