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燕明
“根据现有科学知识和世界卫生组织的观点,在疫情发生地区新冠病毒可能污染食品,在冷冻潮湿的环境下可能长时间存在。”12月3日,在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国际食品科技联盟主办的2020年国际食品安全与健康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总顾问陈君石指出,尽管新冠肺炎不是食品安全问题,但其流行会给食品安全带来挑战。
陈君石表示,新冠肺炎病毒对食品安全的影响仍将持续,主要是进口食品,特别是冷冻海鲜和肉类。有关冠状病毒的现有研究证据表明,保持正确的食品安全操作可以避免冠状病毒通过污染食品造成传播。食品生产经营者应该遵循世界卫生组织和政府相关部门发布的有关指南和规范,保护从业人员健康,遵守卫生操作规范,避免新冠病毒交叉污染。公众应参照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食品安全五要点”,即保持清洁、生熟分开、烧熟煮透、保持安全温度、使用清洁的水和食材。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教授表示,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大考下,作为与民生保障息息相关的食品工业,对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1-9月份,食品工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3%,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0.1%,为拉动工业经济平稳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我国工业面对突变环境下持续发展的“稳定器”。
同时,我国食品安全水平同样经受住了疫情的考验。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情况分析,今年上半年,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合格率为97.89%,与2019年相比提升0.29个百分点。然而,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食品工业也显露出食品原辅料供应链不健全、冷链物流疫情防控能力亟待强化、多元化健康食品供应跟不上快速放大的市场需求等新矛盾和新问题,亟待通过各方协同并通过科技的力量予以逐一破解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司副司长梁钢表示,国际食品安全与健康大会的召开,将对科学引导舆情和促进国际交流,对中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科技支撑发挥积极作用。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副司长田建新指出,要强化风险交流,做好科普宣传,让食品安全与健康科学信息深入人心,造福千家万户。同时,充分发挥行业专家作用,承担社会责任,传播科学知识,为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工作出一份力。
会上,有关专家围绕食物过敏进行深入研讨,形成五点共识:食物过敏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和食品安全问题;避免摄入含有过敏原的食物是防治食物过敏的唯一有效途径;食物过敏为食品工业创新发展提出了新的技术挑战;我国迫切需要基于中国人群流行病学调查确定过敏食物清单,为过敏食物的强制性标示提供科学依据;需要多学科协同创新,提升食物过敏的系统性研究;食物过敏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问题,未来需要在科技资源持续不断地支持下,加大多学科的国内与国际科技合作,夯实食物过敏的系统性基础工作,为保障我国食物过敏人群的健康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近年来,诸多食品安全事件表明,“从农田到餐桌”这一复杂供应链上的每个环节,都可能由微生物污染引发食品安全事件。有关专家围绕微生物风险进行深入交流与探讨,形成四点共识:微生物风险舆情的交流是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交流的重要内容;食源性疾病仍是全球面临的公共卫生挑战,也是首要食品安全问题,而食源性致病微生物是导致食源性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准确、快速的检测和溯源是食源性疾病预防与控制的关键环节;科技界与工业界应加强预防食源性疾病的科普教育。
此外,有关专家就强化我国食品检测方法的技术支撑形成三点共识:以信息化为引领,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创新发展带来新机遇;新型功能性营养物质在食品中良好应用,需要检测方法有力支撑;检测方法体系正在全方位覆盖食品安全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