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APP适老化改造
多通道助银发族不再受阻数字鸿沟
作者:王小月
图片


    智能化进程加快,让不少老年人无所适从。
■王小月 文/摄
  工信部最新数据显示,我国使用手机的老年人约2.74亿户,其中使用智能手机上网的老年人约1.34亿户,这意味着,全国或有近1.4亿名老人使用功能机或使用智能机但不上网,在网络上呈现“静默”状态。
  去年12月底,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决定自2021年1月起,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为期一年的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旨在解决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在使用互联网等智能技术时遇到的困难。
  数字化大潮袭来,给人们带来更智能的生活,也让生活节奏加快了脚步。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年轻人来说,是动一动手指的便利,然而对于老年人来说,却显得力不从心。
适老版本不再设广告插件
  数字鸿沟,是指在全球数字化进程中,不同国家、地区、行业、企业、社区之间,由于对信息、网络技术的拥有程度、应用程度以及创新能力的差别而造成的信息落差。
  随着近几年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尤其是2020年疫情期间,健康码、网上办公、网络化服务等无接触现象的产生,让很多对智能手机使用不熟练的老年人体会到了数字化时代的不便。
  在消除数字鸿沟方面,无锡一张照片获得了10万个点赞,温暖了被阻隔在“沟”对岸的“少数人”。当健康码成为旅客出行必不可少的证明,无锡火车站为无法出示健康码的旅客,专门开辟一个人工服务通道。网友点赞称:这也是一座城市的温度所在。
  市场调研机构极光发布了2020年第一季度移动互联网行业数据研究报告,数据显示,受疫情影响,“宅经济”爆发,移动网民人均安装APP总量达到63个,国内人均单日APP使用时长达6.7小时。
  手机已成为人们与外界沟通、学习的重要桥梁,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产生着重要影响。在使用手机软件时的弹窗广告,不少人似乎已司空见惯。对于熟悉智能手机的人们来说,总能轻易地“叉”掉,但对于智能产品不敏感的老年人来说,随便一个弹窗广告都是“雷区”。
  今年80岁的张奶奶闲暇时会玩一款单机游戏,但一旦联网就会有各种弹窗广告出现。张奶奶说,不知道弹出来的是什么,自己随手一点,手机上会自动下载很多软件。“有时候跳转后就找不到之前玩的游戏,还需要让家人再帮我找回。”
  这一看似很简单的问题也一度让不少使用智能机的老年人感到困扰。不少子女为了避免老人独自在家时遇到弹窗广告或充值等信息,无奈只能关掉网络,确保软件的纯净。
  针对当前互联网应用中强制广告较多,容易误导老年人的问题,《方案》指出,互联网网站和手机APP完成改造后的适老版、关怀版、无障碍版本,将不再设有广告插件,特别是付款类操作将无任何诱导式按键,以便各类特殊群体方便、安全地使用。
  对此,商务部研究院流通与消费研究所副所长关利欣接受《中国消费者报》采访时表示,整体来看,APP适老化改造从老年人互联网应用中遇到的突出问题进行率先突破,将带动网站和移动或联网应用解决广告插件、诱导操作等问题,更加注重多样化用户需求,聚焦用户体验优化程序设计,从而对优化信息服务、提升消费者满意度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
数字鸿沟问题受重视
  “用存折取钱我排了足足三小时队,后来去问工作人员才知道我拿错号了。”年过古稀的李阿姨说,在银行取现金需要在门口的机器上取号,但是自己看不清,就按以前的经验点了一下,可拿到的却是对公业务,迟迟等不到叫号,后来工作人员告知才发现自己拿错了号。
  智能化进程的加快,也让不少老年人无所适从。然而,在生活中,除了老年人面临数字化鸿沟,一些自认为伴随着互联网成长的年轻人也遇到了囧事。
  “去某三甲医院挂急诊,等了40多分钟,结果看到比我后到的患者都排到号才知道,还需要拿挂号单在一个机器上扫码,这才算是进入排号流程。”90后小吴说,由于没有任何工作人员提醒,第一次来完全不清楚要扫码的流程。“我还是年轻人,如果是老年人实际操作起来可能会更困难。”
  在互联网公司工作的李女士对《中国消费者报》说,自己自驾到广东要出收费站时,因为随身没有带现金,选择扫码支付收费站就不能开具纸质发票。“需要在小程序上现场注册,输入支付金额才能开具电子发票,但在操作过程中注册还遇到了问题,只能把车靠边停靠再由工作人员手把手指导才解决了问题。”
  年轻群体尚且会遇到类似难题,老年人在实际生活中面临的问题更不胜枚举。除了一部分中老年人和文化程度不高的人群被隔离在互联网信息时代之外,当下的中老年人群体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接收和掌握现代电子信息工具的速度慢,现在的网络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他们而言,反而不安全、不方便。
  随着智能化不断推进,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的数字鸿沟问题受到社会广泛重视。
  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新经济研究院院长朱克力对《中国消费者报》表示,适老化改造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针对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中亟须解决的问题,要求未来APP或当前存在的一些智能化设施从老年人的用户体验角度进行改造,方便老年人更充分享受日常出行、就医、消费以及公共服务等场景中的智能化服务,包括相关APP和智能化设施推出各种适老版、关怀版、无障碍版,或者提供大字体、大图标、一键抵达等特点的老人模式、长辈模式功能,有效满足城乡老年人居家养老需求。
加强产业扶持激发市场活力
  在数字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下,老年人“用网难”问题越发突出。去年以来,受疫情影响,网上办公、在线教学、远程医疗等应用加快发展,但对不能上网、不会上网的群体来说,却面临着新的问题。
  关利欣表示,更好平衡数字经济快速发展与老年人群体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一方面,需要加强技术创新,提供更多智能化适老产品和服务,促进智能技术有效推广应用,让老年人能用、会用。另一方面,要帮助老年人提高运用智能技术的能力和水平,通过老年大学、社区服务、志愿者等多种方式,引导老年人了解新事物、体验新科技,积极融入智慧社会,让老年人敢用、想用。
  关利欣认为,2021年,在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最迫切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的基础上,出行、就医、消费、文娱、办事等高频事项和服务场景的适老化改造将持续推进,智能化服务更加普遍的同时,传统服务方式将更加完善。在此趋势下,大屏幕、大字体、大音量、大电池容量,以及操作更加简便的方便老年人使用的商品和服务将增加,紧贴老年人需求特点的新应用新模式创新也将不断涌现。
  朱克力表示,解决这些问题,一是需要社会达成普遍的共识,家庭、社区和相关机构等各方密切配合共同努力,帮助老年人通过学习提高数字能力融入数字生活,比如为不会用智能手机应用软件的老人在购物、乘坐公交、预约挂号、扫健康码等方面排忧解难;二是需要将兼顾老年人特殊困难的双轨制智能化应用场景纳入新基建范畴,制定社保、政务、医疗、金融、电信、邮政、信访、出入境、生活缴费等公共服务适老化程度的国家强制性统一标准,并在全国推广实施;三是在完善相关现金支付、无障碍改造、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要重点完善和修改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依法保障老年人在数字和智能环境下的各项权益;四要运用创新激励政策,充分激发市场活力,提高企业参与适老化改造的积极性,根据服务场景和发展前景对经过市场考验的创新项目采取政府首购、试点示范等形式加强推广支持,促进针对老年人群体的信息无障碍产业体系及市场效应的形成。
  朱克力表示,2021年将加强产业扶持和激发市场活力,围绕老年人出行、消费等商业化需求以及老年人就医等公共服务网络产品等方面,对市场供给进行优化升级,促进供需高效匹配,激发银发经济潜力,将涌现一系列新场景新业态,包括提供适老化产品、开设智能培训班、开展个性化服务等,从线上线下持续满足老年人切身需求,进一步扩大消费群体,开拓规模巨大的消费新蓝海。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3 版:新消费】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多通道助银发族不再受阻数字鸿沟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