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2010-2020医美相关企业注册量(数据来源:企查查)
■王小月
随着医美需求持续增长,医学美容相关产业也随之兴盛。企查查最新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共有4万家医美相关企业,年注册量已连续3年突破8000家。
伴随着“颜值即正义”“看脸时代”“三观不敌五官”等网络热词出现,“颜值经济”应运而生。近年来,与之关联最紧密的医美行业迎来了整体产品与服务的消费升级。
医美作为消费医疗的一个重要分支,全球医美市场进入稳步增长阶段。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Sulivan)发布数据报告,预计2020年中国医美市场规模达1975亿元。从目前来看,受疫情影响增速下滑,但相比全球医美市场疫情前10%以内的增长率仍是高速增长。
企查查数据显示,与2019年相比,2020年共新注册医美相关企业8007家,同比下降10.4%。但过去10年来,我国医美相关企业的注册量总体呈增长趋势,其中2016年新注册量突破5000家,2018年突破8000家,2019年的注册量为8934家,比10年前增长了7.4倍。
从地区分布来看,广东以5749家企业居榜首,占全国总量的14.3%,江苏、山东分列二、三位。四川、北京、河南等地也排在前十位。数据显示,目前注册资本在100万元以内的医美企业数量最多,有2.0万家,占总量的51%。其次是100万-500万元之间的企业,有1.2万家,占比30%。500万元以上的医美企业最少,有0.8万家,占比19%。
从近10年医美行业的融资情况来看,2015-2018年是医美赛道的融资高峰期,尤其是2018年,该赛道融资事件达29起,公开披露的融资金额达17.9亿元,为历年最高值。2020年投融资事件共14起,总金额7.83亿元,相比2018年的高峰期有所下降。
企查查数据显示,从2020年获得融资的医美品牌细分领域来看,分别涉及医疗美容服务商、整形机构、品牌运营、设备生产商、技术研发商以及医美定制服务平台等。
2020年,虽然有疫情发生,但大众对颜值的关注度与要求仍在提升。去年7月,艾媒咨询发布的调研数据显示,79.1%的医美意向消费者由于疫情推迟了医美计划。而随着去年4月以来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医美行业迎来复苏。近3成中国医美意向消费者表示疫情结束后会尽快进行医美计划,45%的消费者表示会在疫情明确结束后1至3个月内继续医美计划。
与此同时,2020年中国在线医美服务平台市场规模同比增长12.2%,远超医美市场总体增幅,医美消费加速线上化。
2020年11月,饿了么发布数据显示,除了吃喝玩乐,在平台上医美相关产品也稳步提升。在天猫双11第一波售卖期,医美医疗消费类订单量环比增长近7倍,平均客单价达6300元。2020年第三季度,新氧移动端平均月活跃用户量870万人,同比增长高达153.7%,促成医美服务交易总额超11亿元。
艾媒咨询发布的《2020年中国医疗美容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显示,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轻医美市场,美妆行业各大企业开始掘金该市场。
双11期间,来自各平台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说法。“抗衰紧致”等成消费者的首要诉求。玻尿酸、水光针、瘦脸针、以及当下正火热的热玛吉等产品在各平台关注度较高。非手术项目的恢复时间较短及并发症风险相对较低,可以满足人们求美的需求。
然而,很多消费者对“轻医美”的理解存在误区。由于“轻医美”和生活美容部分近似,很多人忽视了其中的风险。因而,无论是从供给侧还是消费者认知来看,目前的医美市场距离成熟和规范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