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2020年在山西召开的世界标准日活动中,全国各地的专家在太钢参观。
■本报记者 冯铁飞 文/摄
近年来,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山西省委、省政府有关部署要求,切实把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转化为推动山西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行动,在深化“放管服效”、优化营商环境、标准化建设、构建新型市场监管机制等方面实现了质的飞跃,以新发展理念推动市场监管事业行稳致远、破浪前行。
“六最”营商环境打造新高地
“以前办公司需要先办理一些事先审批的文件,现在大不一样了,可以先拿营业执照,再办理其他手续,这给企业节省了大量时间,助推企业尽快发展。”3月5日,山西恒未来传媒有限公司负责人赵远感慨地说。而他的感慨也是山西省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后许多创业者的共同体会。
自2014年3月开展商事制度改革以来,山西省市场监管局从提高登记便利化水平、消除经商兴业障碍入手,大力推进各项改革措施落地生根,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有效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在全国率先取消名称预核准,全面实行企业名称自主申报;再次精简企业开办申请材料,由2018年9月的16件压缩为8件;全面推行“审核合一”,企业登记全程都由同一人员受理、审查、核准,最大程度地减少审批时间;探索政银合作,把办事大厅延伸到银行的各个网点……这些举措让市场明显活跃起来。
2020年,山西省市场监管局深入推进准入制度改革,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迸发。从3月起,山西省主动在太原、晋中和转型综改示范区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累计办理涉企经营行政许可事项5.45万件,惠及企业4.49万户,带动全年新设市场主体49.69万户,对有效抵御疫情冲击、落实“六稳”“六保”任务发挥了重要作用。该局还推进登记全程电子化、压减申请材料、注销便利化等改革措施,实现了注销事项“一网通办”,省市两级企业开办时间压缩到1天。全面推行企业名称自主申报,为2188户新业态市场主体进行“容缺登记”。在太原、晋中和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试点地区办理事项惠及企业16856户。
在优化行政审批方面,资质认定和食品经营审批时限由20个工作日分别压缩至12个和10个工作日。同时,最大限度地向开发区赋权,山西省市场监管局33项行政审批职权全部划转至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省级开发区行使,占全省省级向开发区赋权总数的57%。截至2020年12月底,全省市场主体总量达到283.53万户,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逆势增长10%以上,并保持较高活跃度。
为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从今年3月1日起,山西在全省全面推行“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市场准入环境,确保改出成效、改出活力。着力打造“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六最”营商环境,推动全省营商环境加快迈入全国第一方阵。
标准化改革铸就“山西经验”
“手撕钢”是一种能够被徒手撕开、厚度只有A4纸四分之一的不锈钢,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国防、医疗器械、石油化工、精密仪器等领域。因为工艺控制难度大、产品质量要求高,其核心制造技术一直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山西太钢不锈钢精密带钢有限公司用了整整两年时间,攻坚克难,成功生产出厚度0.02毫米、宽度600毫米的不锈钢精密箔材,太钢也因此成为全球唯一可批量生产宽幅超薄不锈钢精密箔材的企业。
2020年9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网站发布相关公告,由山西太钢不锈钢精密带钢有限公司主导起草的国家标准项目《不锈钢精密箔材》正式立项并下发计划。这意味着太钢将正式牵头联合相关单位展开“手撕钢”标准的编制、征求意见、审定等工作。太钢主导起草的这项标准只是山西省市场监管局深入推进标准化综合改革的一个缩影。
2018年,山西省被确定为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是全国五年试点中唯一一个中西部省份。自开展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以来,山西省市场监管局深入推进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建设,着力提升标准化工作水平,建立健全标准化体制机制,制定完善标准化政策措施,走出了一条标准化助力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的新路子。截至目前,山西省主导和参与制定了石墨烯、日化、纳米等10项国际标准,虹膜识别设备、人脸图像数据等149项国家标准,在全国率先发布《乡村旅游示范村等级划分与评价》《智能煤矿建设规范》《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等631项地方标准,内容涵盖农业、工业、服务业、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等领域,省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由5个增加至43个,增幅为全国第一。2020年,山西省市场监管局3次在全国性标准化工作会上介绍经验。
目前,山西省已形成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社会参与、协同推进的标准化强劲态势。比如将标准化工作纳入全省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将试点工作中的9项硬性任务列入政府13710督办系统,设立山西省标准化创新贡献奖,将科技创新与标准研制有机融合等。山西省市场监管局大力开展“百城千业万企对标达标提升专项行动”,逐步完善标准实施监督机制;建立标准化工作专班,形成从部署到执行再到完成的督查闭环和“专班负责、专题会商、专项督导”的工作机制。
2020年9月30日,山西省人大审议通过了《山西省标准化条例》,为山西省标准化改革向纵深发展提供了法治保障,以高标准推动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转型发展.
2020年10月,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转型发展研究中心落户山西,标志着山西的标准化综合改革进入新阶段。山西将借助平台资源、信息、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充分提升自身的标准化水平,助力高质量转型发展。
新型监管机制有效规范市场秩序
近年来,山西省市场监管局积极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持续推动跨部门涉企信息归集公示,广泛动员企业积极参与年报公示,主动探索信用修复和风险分类监管,形成了以“双随机、一公开”为基本手段、重点监管为补充、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
山西省市场监管局依托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山西),建成了全省统一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平台,并建立完善了检查对象名录库和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涵盖检查对象252万户、执法检查人员1.4万人。
2020年,山西省发布《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开展部门联查1300余次,涉及21个部门,涵盖32个行业和领域,实现了部门联合“双随机”全覆盖、常态化。目前,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已联合其他部门,对教育收费、农资、旅游景区、餐饮、检验检测等领域开展了跨部门“双随机”联合抽查,实现了“进一次门、查多项事”。
随着企业年报公示制度的深入宣传和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的广泛应用,山西省企业年报公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增强。同时,在政府采购、行政许可、银行信贷、合同签订、市场交易等方面,限制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参与等做法,也使企业更加重视年报公示。
为有效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山西省市场监管局在全国率先开展对严重违法失信企业进行信用修复,目前已为全省1972家企业修复信用。下一步,将以公示系统“一张网”为基础,先行先试,将企业信用风险分类与“双随机”抽查相结合,提高监管的精准性和靶向性,实现监管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
2021年,山西省市场监管局将坚定贯彻山西省委“四为四高四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全面落实省委精神,落实市场监管总局开展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部署,面向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重点企业,提供专利、标准、计量、商标、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一揽子服务,量身定做个性化服务项目,确保帮在点子上、扶到关键处,推动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产业化、产业品牌化,奋力打造山西标准、山西质量、山西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