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九江银行一张名为 “彩礼贷”的海报在网络上引发集体吐槽。海报内容显示,该“彩礼贷”年利率低至4.9%,最高可贷30万元,最长可贷1年。贷款用途限定于新婚旅行、购买车辆、首饰和家电,并特别注明“情侣一方需为行政事业单位正式员工”。
“彩礼贷”能像海报宣称的那样“贷”来稳稳的幸福吗?显然不能,毕竟借的钱终究要还的!相反,“彩礼贷”看似解决了人们付不起彩礼的痛点,但却撩拨了社会的痛点。面对天价彩礼,银行要倡导的应该是移风易俗,而不是煽风点火,让年轻人过度举债、超前消费。
就在“彩礼贷”引发热议的当天,云南又出现了“墓地贷”。查阅近些年的报道还会发现,不少消费贷产品都因名字引发过热议。比如,有银行曾推出过“二胎贷”,有的则推出“婚庆贷”“天使贷”等。
这不由得让人想起前几年各保险机构推出的奇葩保险——雾霾险、熬夜险、赏月险……这些所谓的保险,除了以各种噱头吸引消费者,本质上都是伪创新。为此,原保监会专门印发了《关于开展财产保险公司备案产品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将产品开发是否存在创新不规范、炒作概念和制造噱头等列为整治重点。
显然,“彩礼贷”“墓地贷”实际上是变相的消费贷。银行以这种所谓的“刚需”为噱头,行的是过度借贷之实。这明显会对天价彩礼、天价墓地炒作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这种伪创新与社会价值观相悖,受到公众的诟病也在情理之中。
今年1月,央行工作会议明确要求“严禁金融产品过度营销,诱导过度负债”。因此,银行机构应提高社会责任意识,完善内部管理,加强营销合法合规性审查。相关部门也要坚持问题导向,开展排查,严肃查处那些脱离实际需求、影响公序良俗的问题金融产品,让各类奇葩贷款永久下线。 (聂国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