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汽车产品安全系数的要求越来越高。过去一度“技不如人”的自主品牌汽车,如今的质量、安全性能取得大幅提升——
图一:前排假人各部位得分率平均值
图二: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在被动安全方面的差距比对
图三:星途TXL正面100%重叠刚性壁障碰撞试验完成。
■本报记者 吴博峰
作为消费者,购车时会优先考虑哪些因素?是追求车辆的性价比,还是热衷于科技感十足的智能化,抑或整车年轻化的风格设计?事实上,无论如何,安全都是所有消费者最为关心的核心指标。
为此,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汽中心)于2006年3月推出了C-NCAP测试评价项目,涵盖了乘员保护、行人保护、主动安全等多项指标。迄今为止,该项评价已成为车辆安全性能重要的“试金石”之一,为消费者选车购车决策提供了理性参考。
在存量市场时代,我国车市竞争加剧,通过不断推进技术研发、提升产品质量以提升车辆安全性,成为各大汽车企业竞争焦点。
这可从中汽中心汽车测评管理中心发布的《2020年度测评结果研究报告》中,略见一斑。
2020年,C-NCAP(中国新车评价规程)共测试了25款车型,其中自主品牌11款,合资品牌14款。从评价结果来看,有12款车型综合得分率在90%以上,11款车型综合得分率处于80%-90%之间,2款车型综合得分率在80%以下,被测试车型平均综合得分率为88.3%。
这样的测评成绩,对比早期结果,提升明显。
市场整体表现明显提升
数据显示,去年测评的25款车型,有68%的车型集中在消费者最为关注的10万-20万元价格区间。
其中,共有4款车型获得了5+星级评价,占比为16%。而2019年5+星级车型比例仅为9.4%。获得5星级评价车型为18款,占比从2019年55.3%提升至72%。
从近三年情况看,2018—2020年,获5星级及以上车型比例分别为50%、75%和88%,呈逐年增长态势,尤其去年近九成车型获得5星成绩,达到历史最高值。
伴随五星级及以上车型比例的增加,4星级及以下车型数量锐减。去年,评价为4星级和3星级车型分别有2款和1款,占比为8%和4%,未出现3星级以下的低得分率车型。由此可以看出,无论是整体平均综合得分率,还是获得5星级及以上车型数量比例,均比2019年度评价车型成绩有明显提升。
2020年是2018版C-NCAP规则实施的第三年,宝马3系、哈弗F7、星途TXL、大众威然四款车型入围5+星级高分车型,综合得分率分别为94.3%、94.1%、93.6%和93%,在安全性方面展现出很高水平。而在2019年,综合得分率达到93%以上车型仅有领克02、大众探岳、奥迪Q5L三款车型。
作为C-NCAP碰撞测试中绝对高权重项目,发生碰撞时车辆对车内乘员保护效果的乘员保护占综合得分率权重为70%,也是消费者关注的重要指标。数据显示,去年乘员保护平均值为91.7%,共有14款车型在平均值之上,高于往年测评结果。其中,哈弗F7、大众速腾和大众蔚然位居乘员保护前三名,得分率均在96.5%以上。
在25款车型中,有7款车型被动安全得分率在95%以上;11款车型被动得分率在90%-95%之间。加分项方面,前排安全带未系提醒功能评价为100%,但后排提醒有6款车型未能满足加分要求。侧气帘方面总体表现良好,符合加分项条件占比较高。
消费者重点关注的ESC车身稳定程序,25款车的配备率达到100%。如今ESC已经成立上市新车的标配。
主动安全方面,AEB的普及率相比之下还有提高的空间。其中AEB(车对车)共有16款车型配备,AEB(车对人)则有15款车型配备。
与紧凑型车相比,中大型车型安全性更高。2020年所测试的25款车型中,中大型SUV和中大型轿车以91.3%和90.9%的综合得分率分别位列第1名与第2名。
自主品牌脱离“不安全”形象
在国内汽车市场中,消费者经常会问这样一个问题:哪个系别的汽车产品安全系数最高?自主品牌还是合资产品?
调查显示,自2006年以来,在被动安全方面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差距不断缩小。截至目前,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的平均得分率差距基本稳定在5%左右。而在2006年二者的平均得分率差距则为15%。
去年测试的25款车型中除了自主品牌,还有日系、德系、美系其他3个品牌系列。
按照2018C-NCAP规则要求,只有车辆得分率达到82%以上才能获得5星级标准。其中,自主品牌包括长城、红旗、东风风神等11款车型,除宝骏RM-5综合得分率为74.5%未达到5星标准外,其余10款车型均获得5星评价,综合平均得分率为88.57%。
日系车包括本田、丰田、日产、马自达等5款车型,综合平均得分率为88.28%;德系车型的6款车型,综合平均得分率为90.57%,高于其他系列。而美系3款车型,综合平均得分率为83.03%。
从平均得分率来看,除了德系总体成绩较为突出外,日系和自主品牌不分伯仲,美系则落在了自主品牌之后。
但德系中有例外。在测评中少数未获得5星级评价的车型中,德系车捷达VS5格外引人关注。凭借着较早引入国内汽车市场的特殊身份,捷达品牌在国内消费市场有着较高市场认知率。不过此次在经典车型基础上推出的捷达VS5,在安全性能方面表现却仅获得4星成绩。
从各项成绩来看,影响捷达VS5安全性评价的最大原因是乘员保护项失分严重。记者通过捷达VS51.4TAT悦享型车型碰撞视频发现,虽然车辆配备了前后排安全带,但在进行正面40%碰撞中,后排假人几乎脱离座椅,与前排座椅碰撞后又回弹至车辆内部,给后排乘员安全造成很大影响。
而与此对应,自主品牌表现让人满意。
长期以来,自主品牌产品与合资品牌相比,安全性口碑并不高。然而随着自主品牌企业对核心技术的持续投入,自主品牌在整体品质方面的进步有目共睹,安全性能也得以快速提升。
以获得5+星级评价的星途TXL为例,其采用了星途M3X火星架构,在设计之初便将安全融入车辆研发体系,围绕碰撞安全标准进行了针对性开发。高强度钢使用比例达到70%,还配备驾驶辅助系统和最新ESP系统,最大限度为车内人员缓解碰撞冲击。在去年C-NCAP测试中,星途TXL在乘员保护、行人保护和主动安全方面得分率较高,主动安全得分率更是达到满分。
其实,近年来低星级车型逐渐减少,也足以证明自主品牌产品安全性的提升。2018年和2019年,7款自主品牌车型获得2星级评价,显示部分产品安全性还有待提升。而到了2020年,除得分最低车型宝骏RM-5获得4星级评价之外,其他车型评价已足以与合资品牌比肩。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方面,自主品牌之中略有分化。安全性总体上升同时,销量排名靠前自主品牌产品测评成绩要高于其他企业平均成绩,并且有迹象表明,这种差距还在逐步扩大。
安全不再是新能源车绊脚石
随着新能源车市场份额不断增长,消费者对于新能源车安全愈发重视。
去年,共有理想ONE、几何A、宋ProDM三款新能源车型参与测试,综合得分率分别为92.3%、89.2%和88.1%,均获得5星级评价。其中,理想ONE综合得分率达92.3%,比一些传统燃油车型安全性得分还高。
2018版C-NCAP共测试12款新能源车,覆盖紧凑型轿车、紧凑型SUV以及中大型SUV三种车型。其中,电动SUV车型平均得分高于燃油车SUV,电动紧凑型轿车得分率则略低于燃油车。
当下,蔚来、小鹏、威马等新造车品牌在资本市场和市场销量方面实现双突破,已成为新能源车市场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而面对新能源车型安全性质疑,目前,蔚来ES8、小鹏G3、威马EX5、理想ONE四款车型已完成C-NCAP测试,与2018版所测试的71款车型总体平均水平相比,新造车品牌综合得分率更高,差值在5%以上。
众所周知,新造车品牌往往主打智能网联化和自动驾驶技术,而这为其在乘员保护和主动安全两个方面奠定优势。调查显示,新造车品牌在主动安全和乘员保护得分率分别为87.6%和89.1%,而这两项总体平均水平仅为80.6%和83.8%。
与有关安全技术发展同步,C-NCAP标准也在不断变化提升。
因此,更加贴近中国交通事故实际的C-NCAP2021版将在2022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据悉,新版测试在乘员保护方面有所增加,比如新能源车引入侧面柱碰撞试验、新增事故紧急呼叫系统加分项、修改了侧面气帘技术要求。
此外,主动安全方面还会新增车道保持系统性能测试LKA、交通标识识别、前照灯整车性能测试等。
未来,随着驾驶辅助与自动驾驶技术应用比例提升,C-NCAP会进行网联化下的安全保障测评,且将有更多车辆类型测评方法研究纳入评价体系,希望为消费者理性购车提供更加有价值的车辆安全信息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