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近年来,随着失眠人数急剧增加,褪黑素产品销量不断增长。
■本报记者 孙燕明 文/摄
张女士今年28岁,在一家保险公司从事汽车保险代理工作,由于工作压力较大,近半年持续失眠,每晚吃1至2片褪黑素,但失眠未见有效改善。
中国保健协会保健咨询服务工作委员会秘书长王鹤松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年轻人体内褪黑素并不缺乏,额外补充褪黑素会造成身体分泌功能受到抑制,使褪黑素分泌减少,这样反而会加剧失眠症状。因此,除了因自身褪黑素分泌减少外,不建议年轻人补充褪黑素改善失眠症状。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副研究员吴崇明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尽管褪黑素具有改善睡眠的功能,但主要针对三类失眠人群有效,即褪黑素分泌减少型失眠、生物节律失调型失眠、快速动眼睡眠期行为障碍,并不是所有失眠都适用。事实上,一般在40岁前不需要补充褪黑素,40岁以后出现因缺乏褪黑素引起睡眠质量问题可适当服用。
褪黑素随年龄增长而下降
据王鹤松介绍,褪黑素又称松果体素、美拉托宁,是承担调节生物钟和睡眠质量作用的内源性激素,由内分泌腺的脑部松果体分泌而成。松果体根据视网膜接受到的光量信息,决定褪黑素的分泌量。
褪黑素在人体内的含量呈现夜峰昼谷的节律变化,并随着年纪增长呈现下降趋势,平均每10年降低10%-15%,5-10岁时分泌水平最高,60-70岁时分泌水平极低,导致睡眠功能失调,这是老年人普遍存在睡眠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人体内褪黑素过多或过少,都会造成生活节奏紊乱。
人们适量补充褪黑素可以调整生物钟的正常运行,调节睡眠、苏醒的节奏,睡前30-60分钟前服用褪黑素的效果最佳。褪黑素适用于一部分随着年龄增长而自身分泌大幅减少不足以维持正常睡眠周期的老年人,以及满足人们出国和值夜班需要调整生物钟的需求。
吴崇明表示,褪黑素不仅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中,也存在于烟草、番茄等植物中。人类机体中褪黑素的作用十分广泛,对内分泌、免疫、中枢神经系统和许多代谢功能都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那么,人体补充褪黑素是否就可以改善内分泌系统功能、提高免疫力、延缓人体衰老速度、帮助调整人体生物节律?吴崇明表示,目前,这些功能尚没有得到明确的医学研究证实,宣称褪黑素具有抗衰老、增强免疫力、促进记忆等功能的广告宣传行为是不允许的。
助眠需求推动市场销售量飙升
近年来,我国改善睡眠产品市场发展迅速,各类睡眠产品异军突起,竞争日趋白热化。
北京金象大药房的一位销售人员告诉《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在各种保健食品中,褪黑素片类产品销售量名列前茅。近3年,随着失眠人数急剧增加,褪黑素产品的销售量增长2倍以上。
《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调查了解到,目前,褪黑素类产品品牌超过300个,每瓶零售价大多在80-200元之间。记者在市场监管总局特殊食品信息平台查询发现,目前,主要原料为褪黑素的保健食品共有124个,进口褪黑素类保健食品105个。
王鹤松表示,在改善睡眠功能保健食品中,褪黑素类产品占80%以上。褪黑素类产品配方较为固定,以“褪黑素单方”“褪黑素+维生素B6”为主,合占90%以上。
目前,国际上对褪黑素的使用标准存在较大差别。例如,在加拿大,褪黑素被允许作为天然进口产品原料使用,成人每日用量范围0.5-10mg。而在我国,褪黑素被允许应用于保健食品,每日推荐用量为1-3mg。
据权威机构分析,2019年,全球褪黑素市场规模达到65亿元,预计2026年将达到22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8.9%。去年1到9月份,我国褪黑素的销售量同比增长57%。今年,我国睡眠产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 4000多亿元,2030年将突破1万亿元,褪黑素未来的市场空间较大。
吴崇明表示,近年来,关于褪黑素的医学研究逐步深入,预示褪黑素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据他介绍,除褪黑素外,还有γ-氨基丁酸、茶氨酸和甘氨酸被广泛应用。同时,还出现了大量植物OTC类改善睡眠产品。
不可长期过量补充
今年55岁的杜先生患有失眠症。5年前,他开始服用褪黑素片,每晚吃1片,开始睡眠质量还有所改善,随后就不断加量,每晚吃5片仍然睡不着,失眠症状反而不断加剧。
“褪黑素类保健食品既不能代替药物,也不能当作普通食品使用。”吴崇明强调,人们服用褪黑素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根据各自症状和年龄决定用量,千万不可盲目使用。
由于褪黑素在不同个体中的使用量存在明显差异,人们在服用时要尽可能从最低剂量开始尝试。迄今,短期小剂量使用褪黑素未发现明显副作用,但长期服用会影响人体内分泌系统,引起睡眠功能紊乱。
吴崇明表示,目前,大多数褪黑素保健食品的适宜人群标注为“睡眠不佳者”。而使用这类产品的副作用,除少数产品提及“自身免疫症状(类风湿等)及甲亢患者慎用”外,大部分产品均标注“无副作用”,事实上并非无副作用。
虽然褪黑素对改善睡眠具有一定效果,但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服用,如未成年人、妊娠期妇女、心脑疾病患者、肝肾功能不全者、酒精过敏者、抑郁症患者慎用,如果服用不当会适得其反。
人们过多服用褪黑素,可能会出现白天困乏、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等现象;在从事驾驶、机械作业之前不能服用褪黑素,否则可能会造成打瞌睡,带来安全隐患。
王鹤松表示,人们失眠的原因多种多样,如果人体本身不缺乏褪黑素,补充褪黑素的效果可能不理想,甚至会出现副作用。不容忽视的是,如果受器官衰退、大脑功能减退、血管硬化等疾病的影响出现失眠,补充褪黑素改善睡眠的效果就会很差。
人们口服褪黑素偶有过敏性皮肤症状。过量摄取褪黑素可能造成疲劳感,以及睡眠、苏醒节奏的紊乱。褪黑素作为激素,有可能造成卵巢功能异常、排卵障碍、抑制子宫收缩等问题,怀孕和备孕的女性摄入高浓度褪黑素,可能增加婴儿发育障碍等风险。
褪黑素备案管理
■本报记者 孙燕明
今年3月1日起,褪黑素等5种保健食品原料目录正式实施,这标志着首批功能类保健食品原料产品备案工作正式启动;6月1日起,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制定的《辅酶Q10等五种保健食品原料备案产品剂型及技术要求》正式施行。
按照要求,以褪黑素为保健食品原料时,可以以单一褪黑素原料备案,也可同时加入维生素B6作为原料进行产品备案。褪黑素保健食品原料剂型以片剂、颗粒剂、硬胶囊、软胶囊为主,纯度要求达到99.5%以上。
中国保健协会保健咨询服务工作委员会秘书长王鹤松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介绍,1994年,经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褪黑素可作为膳食补充剂使用。2004年,加拿大天然和非处方健康产品局规定,包括褪黑素在内的天然保健产品只要满足特定的许可、制造、标签和安全标准,就可以在加拿大销售。
2005年,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印发营养素补充剂申报与审评规定(试行)等8个相关规定的通告》,明确规定以褪黑素为原料生产的保健食品,申报的保健功能限定为改善睡眠。
2010年,欧盟食品安全局允许褪黑素以缓解时差不适感的功能添加在食品中,并规定了最小使用量为0.5mg/d。2011年,欧盟食品安全局增加了褪黑素缩短入睡时间的功能,最小使用量为1mg/d。
目前,日本对褪黑素仍然作为药品成分进行管理,不允许用于食品,日本市场上销售的褪黑素都是药品。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副研究员吴崇明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介绍,我国褪黑素原料通常由制药企业制备,由制药企业完成原料生产后提供给保健食品品牌企业或代工企业生产褪黑素类保健食品。
目前,褪黑素原料生产技术门槛较高,生产企业议价能力较强。褪黑素原料批发价在每克1.1-1.5元之间,原料纯度及供货数量影响单价。
吴崇明表示,自2016年以来,褪黑素原料市场受国家环保力度加大的影响,部分环保不达标的褪黑素原料生产企业逐渐退出市场,剩余企业的开工率也受到较大限制,导致行业供给能力降低,褪黑素原料供不应求。以2018年为例,我国褪黑素原料需求量为540吨,而市场供应量仅为488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