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新能源车下乡话题始终是消费市场关注的焦点。
■本报记者 吴博峰 文/摄
日前,商务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商务领域促销费重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支持新能源车加快发展,并将会同相关部门深入开展新能源车下乡活动,促进新车消费。
作为拉动国内新车消费的重要方式,自去年首次实施新能源车下乡以来,经过一年多时间,新能源车下乡已取得显著成绩。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自2020年下半年开始,累计下乡车型销量超过20万辆,相关车型市场销量同比增长80%,有效助力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总体加速回暖。
面向未来,新能源车下乡将呈现出怎样的新特点,吸引着消费市场各方关注。
产品丰富性待增加
“目前新能源车发展保持高速增长态势,表明新能源车已迈过市场最担忧的补贴末期和消费市场认知的初期过渡阶段,具备了自身适应市场化发展的能力。《通知》的发布意味着新能源车下乡将在推动新能源车市场化发展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长期负责新能源车相关工作的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许艳华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用“非常期待”来表示她对这一政策的态度。
在许艳华看来,新能源车下乡能够给消费市场带来的变化,不仅在于提升新能源车市场销量,还能提升整个汽车消费市场对新能源车的认知。
虽然历经多次市场检验,但当汽车下乡摆在广大消费者面前时,仍有不少消费者无法准确说出这项政策的含义。在很多人眼中,汽车下乡不过是一项针对农村地区的专属优惠政策,和自身并无太多关系。但事实上,只要是在新能源车应用试点城市范围内,无论是城市消费者还是农村地区消费者,都可以享受到新能源车下乡带来的切实优惠。2020年9月,《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在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采访新能源车下乡活动时获悉,只要是南京地区的消费者,购买入围新能源车下乡名单目录内的车辆,都能在活动期限内享受到汽车企业为下乡活动提供的优惠政策,包括购车优惠、随车充电桩安装等多项服务。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自2020年下半年开始新能源车下乡,截至目前,已累计下乡车型销量超过20万辆,相关车型市场销量同比增长80%,有效助力新能源车市场的总体加速回暖。许艳华认为,如果消费者能够更广泛地了解汽车下乡政策,汽车下乡就一定会有更好的市场表现。
与此同时,市场上越来越多地出现了更适应下沉市场用户需求的新车型。那么,新能源车下乡能否顺应市场发展做出相应变化?记者就此采访了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
崔东树表示,一直以来,新能源车相关车型需首先入围国家新能源车下乡目录,才能获得新能源车下乡资格。“一款今年4月上市的新车,因3月份已公布2021全年新能源车下乡车型目录,这款车型最早也要等到明年才能进入新版目录,等待时间未免有些过长。”崔东树说,相比传统燃油车,新能源车更新换代频率更高,产品技术迭代更快,入围车下乡车型目录也应与时俱进,实现动态化调整,保持市场竞争力的同时,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丰富的车型选择。
售后服务能力是关键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8月,新能源车产销近180万辆,同比增长1.9倍。其中,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渗透率达18%,是乘用车市场中不可忽视的一员。
今年,比亚迪携旗下7款主流车型入围新能源车下乡目录。比亚迪汽车总经理助理叶庭文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表示,在一线城市限购、限行条件下,15万元以内纯电动车型是消费者最理想的出行选择。而三四线城市出行半径较小,考虑到电动车使用成本优势,消费者更容易接受。
随着新能源车市场保有量的提升,相关售后服务情况受到消费市场广泛关注。对于消费者而言,购买新能源车,除了要买一辆品质可靠的车辆外,关乎用车全寿命周期的服务保障同样至关重要。换句话说,一辆车既要卖得出去,售后服务也要跟得上。
为了满足消费者的用车需求,汽车企业运用新思维、引入新模式,破解这一难题。例如,连续两年进入新能源车下乡目录的欧拉汽车近两年正在大量建设智慧门店,布置在小区的门口或者重点生活圈,大量增加用户触点;上汽通用五菱积极开拓渠道网络,加深与汽车新零售平台第三方企业合作,借助新零售平台的低门槛和渠道下沉优势,满足更多消费者买车、用车的需求;云度、零跑、合众新能源等新造车品牌采用直接建设直营店或品牌店的方式,让消费者和汽车企业之间零距离接触,更好倾听消费者对于产品和服务的需求。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后市场专家组成员杨非向《中国消费者报》记者介绍说,汽车下乡的关键在于四线及以下城市售后服务能力能否满足快速增长的消费需求,他建议对于四线及以下城市,汽车企业如果能借助第三方企业售后服务力量弥补自身不足,可在短时间内提升品牌售后服务能力。
基础设施建设应更有保障
“去年新能源车下乡活动举办地点充分考虑了当地消费市场的活力,选择了购买力相对较强的城市。随着新能源车下乡开展的深入,今年新能源车下乡开展地区增加了多个三四线地区,未来新能源车下乡应继续向下沉市场倾斜,以确保覆盖更多的消费群体。”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新能源分会秘书长章弘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表示,如今新能源车推广重点不再仅仅是国内主要城市,更要想方设法释放三四线城市的消费潜力。
由于使用方式不同,若想保证新能源车下乡质量,离不开基础设施建设。章弘认为,开展新能源车下乡不难,难的是在当地营造良好的新能源车使用环境,首当其冲的便是充电环节。
近年来,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我国公共充电桩与新能源车保持同步发展,公共充电桩数量持续快速提升。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发布最新数据显示,截至8月,公共充电桩保有量98.5万台,环比增加3.5万台。从公共充电桩分布来看,目前国内公共充电桩主要集中在广东省、上海市、北京市和江苏省,公共充电桩数量分别为15.2万台、9.5万台、9万台和8.6万台,累计达42.3万台,占国内公共充电桩总量的43%。
相比之下,部分新能源车推广欠发达地区,公共充电桩数量不足。以去年开展新能源车下乡的云南省为例,目前云南省公共充电桩仅为1.1万台,与新能源车推广主要城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此外,包括青海省、甘肃省、贵州省、吉林省在内多省市,公共充电桩总量均在1万台以下。
许艳华表示,在新能源车发展初期,各地公共充电桩建设数量与当地新能源车发展呈正比关系,这也符合市场发展的客观规律。但不可否认的是,由此导致充电桩资源分配不均衡,全国前10个省份建设的公共充电桩占比72%。
国家电网国网能源研究院电网发展综合研究所工程师代贤忠向《中国消费者报》记者介绍说:“目前,北上广地区充电桩分布已初具规模,满足了消费者日常使用需求。我们关注到充电桩分布不平衡的问题,已开始着手在公共充电桩建设欠发达地区和高速公路网络铺设。此外,国家电网创立并统一了充电设施以及充电设备的标准,保障车与充电桩信息互通,确保新能源车消费者在充电时车辆与充电桩相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