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8年时光,一个理想小镇的成长与兑现!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前言
林语堂曾说:“世界大同的理想生活,就是住在英国的乡村。”的确,“英国田园式”的居住环境让人们充满了对罗曼蒂克的向往,住在田园式的人间乐园是人们理想的生活方式。一片让人一见倾心的土地,自然风光优美,它那样精致、优雅,就像上帝留下的一幅旖旎的风景画,浑然天成,因此,我们追寻着莎士比亚文学轨迹,在副中心东创造了一片田园都市。
世界城市的相遇
  去过了很多地方,独爱伦敦。这个罗马帝国时期的小镇,如今却是世界上令人着迷的城市。
  一百多年前,伴随两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技术变革和航海、铁路、汽车等交通工具的进步,人类文明发生了巨大改变,汇聚财富、机遇、人才的世界城市由此诞生。维多利亚时期的繁荣,蒸蒸日上的大英帝国,成就了这座城市——伦敦。
  一百多年后,这座昔日荣光之城,伴随欧盟一体化的波折和欧洲经济的变化,伦敦却依然屹立世界城市之列,是金融中心和充满活力的创新之都。
  仔细想一想,我们对伦敦最初的印象来自哪里,是文学艺术,还是电影和明星?是《傲慢与偏见》《雾都孤儿》《双城记》,还是《哈利·波特》《大侦探福尔摩斯》《国王的演讲》……
  这些场景中的伦敦,或者美得不可方物,或者充满神秘感。这便是世界城市的魅力,创造源源不断物质文明的同时,也丰富了精神文明。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至2020年)》,中国第一次提出了建设世界城市的宏伟目标。
  2008年北京奥运会闭幕式,伦敦演绎精彩的“8分钟”,亿万人通过电视直播观看,这是新老世界城市同台相遇。
  高速发展的北京,由于城市治理水平与人口快速增长的矛盾,出现了诸如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公共资源不均衡等发展中的问题。正如一个多世纪以来伦敦所经历的,是否我们能从它的发展脉络里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
霍华德与田园城市
  郊区化趋势下的新城和微中心建设,形成城市组群,能分担大城市区域中心的居住功能。
  20世纪初以来,经历两次工业革命的世界城市——伦敦,出现了人口大量涌入、交通拥堵、环境过载等情况。为了整合伦敦的城市职能,更好地提升城市的效益,受到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启发,英国政府制定了历史上著名的“大伦敦规划”。“大伦敦规划”用行政手段控制市区新建工业、围绕市区建绿带、外圈扩建城市,形成围绕中心城区的“环状路网+绿带+卫星城”的典型模式。
  大规划中的核心举措——新城建设,在当时有效疏解了伦敦市中心的人口压力及混乱,并使得很多人在郊区新城获得更为理想的居所,一定程度上使伦敦的城市布局更趋和谐。
  第一批新城的代表哈洛新城(Har-row),南距伦敦约37公里,它既拥有从容便捷的交通系统,并且环境优美宜居,大家熟知的哈罗公学(HarrowSchool)便诞生于此。哈洛因为适宜的通勤距离、完善的生活配套、良好的居住环境,吸引了大批伦敦中产居民的入住,由此也成为大伦敦新城建设的精品。
首都空间的蝶变
  北京城市副中心与雄安新区,是北京发展新两翼,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不堪重负的北京,就像半个多世纪前的伦敦,开始了一场城市治理和空间规划的变革。《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0年)》提出疏解非首都功能,优化城市功能和空间布局,并明确了“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城市空间布局。
  弱化中心城区经济功能,“城市副中心”的通州,与雄安新区一起,成为未来北京发展的两翼,正所谓“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新北京崛起,首都空间格局迎来历史的蝶变。
  随着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加快,依据《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坚持高起点、高标准,落实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要求,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标准、统一管控”的原则,编制《北京市通州区与河北省三河、大厂、香河三县市协同发展规划》,摁下了北京城市副中心与河北省廊坊市北三县协同高质量发展的加速键。“京畿明珠”香河,自古以来便是幽燕故地,枕运河而抱潮白,仰京华而俯津卫,拥有优美的自然环境。城市副中心以东约18公里、地处京哈高速出京首站、首都环线高速(大七环)的重要连接点,更是京唐、京滨两大高铁动脉的枢纽,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让香河近年来成为新兴产业和人才的聚集地,正是北京城市格局蝶变下的明日之星。
一座小镇的诞生
  以香河的资源与区域特质,对照与北京的关系,其实早在19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埃比尼兹·霍华德撰写的《明日的田园城市》中就提出了较为理想的发展模式——田园都市。这座卫星城恰恰满足“田园都市”理论中“强磁极、近城市、宜居住”三大显著特征,因此也探索出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
  也许正是因为看中香河的发展潜力和田园都市的可塑性,北京万科在2013年就选择了这里,与五矿集团联手,致敬北京和伦敦两座世界城市,以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为蓝本,立志打造一个规模达千亩的拥有理想生活方式的风情小镇。
  在这里,建筑是可以阅读的,街道是可以漫步的,公园是可以品味的,天际是可以眺望的。
  当历史的车轮不断滚动,当时代的变革悄然来临,当城市的发展不断演进,哈洛小镇的源起充满了很多必然性,而这些必然性也将成为小镇强有力的实力背书。
  随着万科作品时代的开始,万科的小镇布局也在北京逐步展开。北京万科围绕不同的土地属性,打造了诸如生态小镇、产业小镇、活力小镇等多个维度的小镇产品。每一个小镇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活力小镇是万科基于便利的区位及交通,探索城市更理想居住方式而打造的另一种小镇产品系。
  作为万科活力小镇系列产品的代表作,哈洛小镇尝试为新时代北京人打造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无论从建筑风格、尺度规划、生活配套、社区环境等,一个充满阳光、充满活力的社区,正在慢慢生长,悄悄灿烂。
关于小镇的传奇,始终在活力中上演
  从2013年五矿、万科联袂择址香河,到2016年、2017年五矿万科城一期、二期业主交付入住,到2018年繁华的贝克街开放,到2020年北京五色土幼儿园签约进驻,到哈洛大道及七大生活场景开放。
  8年时光,这座小镇似乎总在创造奇迹,一次又一次带给人们惊喜!今天,我们来揭秘一下,这座小镇的前世今生,万科与五矿,在这座小镇上都干了些什么?
  万科成立于1984年,并于1988年正式涉足房地产行业。2014年,万科提出了“三好住宅”的概念,即“好房子”“好服务”“好邻居”,致力于跳出卖房子这个固有的形象,将自己转变为为万科的客户提供“三好住宅”的供应商。后来,又将“三好住宅供应商”内涵继续延展到客户生活的各个方面,重新定位自己为“城市配套服务供应商”,进一步升级自己定位为“城乡建设与生活服务供应商”,并将之具体细化为美好生活场景师,实体经济生力军,创新探索试验田,和谐生态建设者这四个角色。
  万科于2014年携手五矿进驻香河,这是一片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土地。怀着对自然和土地的敬畏,更是对人的敬畏,经过多年的筹备与设计,2018年一座寄托着新北京发展希望的小镇终于实景呈现。为什么要做一座小镇?万科的经营理念,一直是以人民的美好生活为中心。哈洛小镇的诞生正是其坚持做城市美好生活场景师的行动之一。
  而具有美好生活场景师内核的活力小镇核心价值便在于便利的交通区位和完善的生活配套以及良好的居住环境,其中活力小镇的位置是万科精心挑选的,位于“大北京规划”的重要地段,其便利性不言而喻。
  在这片新北京中心的核心区域,万科携手五矿,如何作为美好生活场景师去一步步创造美好生活?
  哈洛小镇从设计之初就践行“美好生活场景师”的理念,针对客群的真实需求,以生活、居住、人文三大标准进化九个维度,打造阳光活力小镇生活。
  为实现这一目标,生活方面,小镇总规划建筑面积约4万平方米配套,涵盖特色餐饮、休闲娱乐、文化艺术教育等业态。此外,小镇引入北京示范级幼儿园——五色土,与周边学校共同形成12年教育体系,让家门口的成长教育成为现实。
莎翁公园实景绽放,七大景点走进英伦街头
  作为北京万科新北京阳光活力小镇代表的哈洛小镇,这里复刻了伦敦的商业街、公园、房子等日常景观,带给来访者的,是原汁原味的英伦风情。哈洛小镇之所以叫哈洛小镇,是因为这里对标了伦敦南郊的哈洛新城,重点塑造小镇英伦风情商业街+英国学院派风格的接待中心,从而体现出英式的生活、人文、生态价值。
  哈洛小镇保持着英式花园建筑“红砖在外,斜顶在上”的特质,很少能看见钢筋混凝土。凝重的建筑色彩和独特的风格,坡屋顶、老虎窗、女儿墙、阳光室等建筑语言的运用,充分诠释英式建筑的神采。
英伦贝克街,时尚与繁华同步伦敦
  在约百万平米体量的小镇中,足不远行便可满足人们24小时生活所需,提供便捷服务,贝克街原味复刻英国伦敦的步行街,汇聚多家品牌商家。在原汁原味的英国街道上感受午后的余晖,一家人悠闲漫步,或三五好友打卡拍照,去点上一份快乐水和炸鸡汉堡,感受碳水的快乐,傍晚火锅热辣滚烫,翻滚着肉香,或者来一次海鲜盛宴,又或者到冒着滋滋香气的烤肉店感受肉食动物的快乐,当然饭后甜点小镇也准备好啦,各种可爱造型的甜品奶茶,一一奉上,这是英伦街头的快乐,也是在北京东哈洛小镇的奇趣之旅。
归家哈洛大道,生活从来都是自然的
  从北京出发,开车约45公里,就能驶向充满英伦风的哈洛小镇,除了以上的美食美味,还能观赏美轮美奂的风景。在哈洛小镇,这里的所有生活方式、整个日常活动,都颇具英伦风情。
  一条长约1300米的金叶大道,从东南到西北串联起了整个哈洛小镇,是小镇的城市轴线。小镇精选了白蜡、染井吉野樱花,山桃等多种植物,从春花到秋叶,一年四季,为居民提供不一样的风景。
  你可以在两旁的英伦景致中与小火车赛跑,也可以停下脚步沉浸在小镇的欢乐之中,三五好友追逐嬉戏,落叶缤纷,拍照定格美好时光。
奇妙莎翁公园,诵读莎翁的一生
  当夏日的阳光穿过指缝,洒落在这片英格兰褐红色建筑群落时,仿佛穿越时空漫步在伦敦街头,双层山楂树篱将偌大花园完美围合,花园中共有8个花床,里面种着几十种植物,包括:紫罗兰、风铃草、雏菊、金盏花等,赏味来自花草虫鱼、廊亭栈道的风情,用心灵品味莎士比亚戏剧中至淳至真之美。
童趣哈洛城堡,成就每一个小朋友的梦
  四季变换的丰富色彩,英伦风格的红砖建筑,延伸到门口的花园绿植,哈洛小镇宛如藏在山间的童话王国,王国里有着生活最纯真的一面。
  哈洛城堡的森境中,鸟语花香与童趣交织,遛娃的时候,在儿童游乐场时刻与小伙伴们欢快交流,滑梯互动,扑蝶追鸟,仿若动画世界的现实版。对孩子来说,这里不止是家,而是他们的理想王国。可以在童话般的建筑间探寻匹诺曹的奇遇;可以化身小农夫,在自然的怀抱中与土地交流;可以成为小公主,在美丽的花园中等待一朵玫瑰的绽放。
地标哈洛广场,颂扬小镇活力生活
  位于小镇中心的哈洛广场,这里矗立的展翅雄鹰,是小镇的精神堡垒,更是小镇公民们彼此的纽带。在这里,孩子们彼此嬉闹,大人们相互攀谈,是最正常不过的日常。广场上的雄鹰展翅向阳,姿态熠熠,仿佛诉说着遥远的英国故事。
传奇童梦剧场,每个人都是舞台的主角
  悠然的交响乐响起,这是小镇生活与艺术亲密接触的时光,孩子、大人们都可以在这里释放自己的才华,收获秋日的艺术记忆,这里赋予了小镇生活独有的魅力。
繁花草地,在这里绽放
  英国人对乡村野趣的热爱,已经深入血液、植入整个民族文化的基因。来哈洛吧,在小镇约12000平方米的繁花草地,感受热闹或安静的田园都市生活,你可以体验到英式的沙龙聚会、音乐会、读书会。在这片草地上,仰望天空,仿佛英国上空的空气在这里缓缓流淌。
万科精工执笔,实现田园人居的史诗级构建
  居住方面,小镇严格定义“园区规划、户型精研、品质装修”的新标准,其中仅园区方面就包涵动静分区、人车分流、舒适尺度、邻里交互等标准。此外,精工产品,以“健康、智慧、便捷、精工”四大工艺,覆盖二至四居的主流户型,旨在打造新时代的人居升级作品。
美好生活不止于物质,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富足
  人文方面,小镇规划景观步道、慢跑道,提供多元户外休憩空间及健康锻炼的活动绿地。小镇还计划倡导居民共同签署《小镇公约》,并以其为索引,按照世界公民精神,营造邻里和睦、友爱互助的现代社区。
  让一个庞大空间具备活力,靠建筑强行堆积木一定是不行的。建筑本身是骨架,拥有了社区文化这个精神内核,小镇才是一个完整的小镇。
  在社区文化方面,小镇也做了很多工作。在面向滨河景观带的核心位置,小镇开辟了文娱功能区,作为社区居民的精神栖息地。尽可能利用地理优势,实现与“沿岸风景”的对话,营造人们与文化进行交流的良好环境。在文娱功能区中,小镇组织社区读书会、分享会,让阅读不仅成为习惯,更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在邻里维度,小镇也在探索邻里关系新模式
  例如,业主签署小镇公约,成为自律互助的共同体,树立共同的价值观。
  例如,音乐会、艺术展览等雅趣活动不定期举办,聚会社会文化名家、各界人士,因文化共鸣,共建小镇温馨和谐的氛围。
  例如,搭建邻里交流互动平台,逐渐形成具有小镇特色和充满人文情怀的居民社区文化。如普罗旺斯小镇5月戛纳影展、8月薰衣草节等。增进邻里关系,同时增强了对小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例如,万科通过组建各类社群活动,将所有业主连接到一起,让社区无陌生人,举办一系列业主活动,比如社区乐跑赛等,逐渐形成业主自治的新生态。这些社区文化的引入,为小镇居民搭建了沟通感情的桥梁,讲述了一个人与人之间越来越密切的小镇故事。
  可以发现,它们组合起来,有一种联系,联系了各大美好的生活场景,联系了万科与业主,联系了哈洛小镇的所有居民,把整个小镇联系为一个整体。
  更让人欣喜的是,小镇未来还会不断成长,七大体验场景空间的开放、业主归家路的打通并不是结束,哈洛小镇社区巴士开通的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后续万科还会不断为业主创造更多生活场景以及场景所承载的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互动,并在过程中不断积累对于小镇生活的更多思考,北京万科对于活力小镇的下一份“答卷”仍然值得期待。
(香)房预售证第2101号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4 版:广告】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8年时光,一个理想小镇的成长与兑现!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