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记者手记
应让用户评价成为买卖双方理性对话的渠道
作者:桑雪骐

  自从用户评价机制诞生以来,就屡屡曝出消费者因为给出差评而被报复的事情。在调查启动之初,记者心存通过报道来促进平台推出评价用户信息保护机制的设想,但通过采访,记者发现,因受制于种种因素,在现阶段,这一愿望还难以实现。
  采访中,各位专家均表示,公开透明的信用评价体系不仅有利于保障消费者在选购产品和服务时掌握更加全面的信息、做出正确的决策,也有助于电商平台对于商家进行更有效的管理,同时也是平台和商家及时发现问题,并有的放矢地加以改进的重要工具。因此,如何健全完善评价原则、制定评价依据、细化评价标准、提高用户信息保护水平、让消费者敢于做出真实评价的同时,也让他们的每一次评价都有理有据、公平公正,是摆在每个电商平台面前的重要课题。
  记者调查发现,虽然卖家会想方设法地消除消费者的差评,但是实际情况却是,含有差评的立体评价结果可能具有更高的可信度。
  2020年9月,某宝用户发现平台的评价体系发生了改变。页面上的提示显示:“好评、中差评标签不再单独展示,中/差评全部集中在‘感觉不佳’中,但是平台并没有取消中/差评哦!”有意思的是,不仅消费者表示希望还原便捷和直观的“中差评”选项,一些商家也反映,在取消“中差评”期间,其店铺的链接转化率比往常有所下降。因为买家不知道评论区改版了,逛了一圈看不到中差评,怀疑店铺的好评是刷来的,反而不敢下单了,转而去了旗舰店。于是,2020年10月,人们发现某宝“中差评”选项又回来了,与此前的区别是,“中差评”从分开展示变成了合并展示,旗舰店不展示“中差评”,个人店铺中的“中差评”合并展示。
  由此可见,如何让商家在规范经营的同时,以理性的心态看待消费者的负面评价,并积极地与消费者沟通,是电商平台作为消费者与商家链接纽带的重要职责之一。
  作为消费者和商家的中间方,平台应该主动承担沟通协调的责任,营造网络购物公道、和谐有序的良好环境。其实,电商平台也在积极地进行评价体系改良的探索。比如用户评价项目,从最初简单的好评、中评和差评,逐渐细化到物流、服务、描述等方面分别给予评分。不仅如此,一些提供服务的平台,如网约车平台在评价内容上也日益细化,在疫情常态化下,更是增加了“是否佩戴口罩”的选项。如此,避免消费者由于单一选项对商家进行全面否定的发生概率,从而可以让消费者的评价更加准确和公平,让评价对消费者、商家和平台更具有参考价值,确保真实、透明、全面的信用评价及管理体系。(桑雪骐)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3 版:热点】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应让用户评价成为买卖双方理性对话的渠道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