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3·15观点
多方联动 铲除“有偿实习”灰色产业链
作者:潘铎印

  有关部门应当在实习、就业高峰期,开展对“有偿实习”、非法使用实习生的专项整治行动,加大对相关中介机构的监管力度,对扰乱大学生实习秩序、向学生收取费用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法查处,对其中涉及违法犯罪、涉嫌虚假宣传和欺诈的行为依法追究责任,铲除“有偿实习”灰色产业链,维护好学生的利益。
■潘铎印
  眼下,又是一年一度的高校毕业生实习、就业的高峰期。然而,多个地方的知名公司存在“有偿实习”的现象,有些高校毕业生仅仅为了获取一个实习机会,就需向个人或者中介支付数万元。(据2月25日《深圳特区报》报道)
  近年来,求职竞争日趋激烈,一些中介通过私下联系已入职员工、虚假合作等方式招揽高校毕业生,宣称“独家内推”“面试不过100%退款”,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有偿实习”甚至“有偿就业”产业链。
  调查显示,76.29%的大学生认为缺乏实践和工作经验是就业中最令人困扰的事情。而近年来被普遍认为是“好工作”的一些互联网“大厂”、投行、券商、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等知名公司的实习机会,则被认为是能够得到“好工作”的敲门砖,成为了大学生追捧的对象。正是学生们对某些特定公司、特定岗位的实习需求,给了一些中介机构高价“卖”实习岗位的机会。这些中介机构根据实习单位、学校专业背景、个人需求等不同情况确定不同的收费标准,价格在几百元至几万元不等。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某些机构利欲熏心、欺压盘剥实习生以获取不当利益,不仅吃相难看,甚至不择手段;另一方面则是对实习生合法权益保护力度不够,同时也损害了实习和就业市场的公平。因此,对“付费实习”市场乱象亟须整治和规范,各方联动铲除“有偿实习”的灰色产业链。
  有关部门应当在实习、就业高峰期,开展对“有偿实习”、非法使用实习生的专项整治行动,加大对相关中介机构的监管力度,对扰乱大学生实习秩序、向学生收取费用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法查处,对其中涉及违法犯罪、涉嫌虚假宣传和欺诈的行为依法追究责任,铲除“有偿实习”灰色产业链,维护好学生的利益,将在实习问题上踩线的企业纳入黑名单。对于非法用工的企业,要加强劳动监察力度,发现侵犯实习生权益的情况要严格制止、严肃查处惩治,净化企业用工市场环境。高校则应切实担负起组织学生实习的责任和义务,根据学生专业特点和实习内容,统一计划组织开展集中实习,毕业实习、顶岗实习可以允许学生自行选择单位分散实习,但对分散实习的学生要严格实习基地条件、实习内容的审核,加强实习过程指导和管理,确保实习质量。
  学生实习须避免盲目跟风。寻找实习岗位的过程是信息收集、筛选的过程,是学生对自身就业能力胜任进行提前考核的途径。广大学生要认真辨析相关信息,在学校就业网和企业官网投递实习简历,要理性看待实习机会,切莫过分依赖中介找实习单位。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1 版:要闻】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多方联动 铲除“有偿实习”灰色产业链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