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护航舌尖安全 共建食安消费
作者:李建
图片

图:辽宁省沈阳市广泛动员组织社会力量,参与食品安全共治共享。沈阳市市场监管局供图
■本报记者 李建
  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是民生大事,舌尖上的安全保障,关系百姓小康生活的幸福指数。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以消费提质升级助推高质量发展成为大势所趋。
  回望过去的一年,一张更加严密的政策与法律法规之网让食品安全更有保障,一个更加完善的食品安全风险防范与处置体系让监管执法更有效能,一系列更加坚实的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举措让百姓消费更有信心。
立标修法 夯实“舌尖”安全基础
  围绕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食品消费安全保障与满意度升级。2021年,食品安全基础性制度保障网络愈加严密,包括食品添加剂等72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修订完善,回应消费者所疑所获、所期所盼。法律完善与制度设计不断主动干预风险,持续有效“兜底”食品消费安全。
  完善食品行业质量标准体系,推动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2021年,一系列国家标准的修订完善,为食品安全提供了基础性制度保障。
  2021年3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了包括《婴儿配方食品》(GB10765—2021)、《干酪》(GB5420—2021)等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4项修改单。
  2021年8月18日,《2021年度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立项计划》正式发布,拟制定(修订)包括食品添加剂、营养与特殊膳食食品等22项标准。新的标准立项计划从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反映的重点食品安全问题出发,以进一步完善现有标准体系,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更大支持。
  2021年9月3日,再次修订的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GB 2763—2021)实施,标准规定了564种农药在376种(类)食品中10092项残留限量,全面覆盖了我国批准使用的农药品种和主要植物源性农产品,标志着我国农药残留标准制定工作迈上新台阶。
  2021年,卫健委与市场监管总局共发布72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与5项修改单。其中数量最多的是食品添加剂质量规格及相关标准,共47项。截至2021年8月,我国共发布1366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涵盖指标2万余项。
  让法律完善与制度设计主动干预风险、有效“兜底”食品消费安全。11月12日,《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管理规定》修订版发布,修订充分发挥了风险监测在食品安全风险管理中的基础性作用。
  与此同时,新技术新方法,也让食品质量安全的篱笆越扎越紧。2021年,市场监管总局共发布6项食品快速检测方法与10项食品补充检验方法,进一步强化了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技术手段,让检验检测技术对食品安全监管的支撑作用变得更坚实有力。
溯源检测 强化“舌尖”安全保障
  围绕创新监管方式,提高监管效能,强化食安执法,筑牢安全防线,各地农产品溯源一码通监管平台不断探索完善、发挥实效;以实施智慧监管、信用监管,督促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为目标的综合监管措施愈加精准;打击假冒伪劣,震慑违法犯罪行为,维护农村食品安全的攻势越发凌厉。一系列监管执法组合拳,不断筑牢食品安全防线,让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不断提升。
  只要扫一下商品价签上的二维码,就能清楚地看到自己购买的蔬菜水果是哪儿产的、谁(种植负责人)种的,还能看到相关指标的检测数据。类似的食用农产品溯源一码通监管平台,目前已经覆盖全国多地大型连锁超市、中央厨房、学校食堂等重点涉农经营单位。
  福建省“一品一码”追溯平台已联通对接农业农村、海洋与渔业、市场监管、海关以及企业、协会、第三方机构等,共计16.12万家食品生产经营主体注册入驻平台;浙江省出台《关于推进“浙食链”系统建设应用的实施意见》,布局全省食品安全全链条闭环管控体系建设;广东省广州市开发应用食品生产全过程动态监管平台,实现“两个整合”(企业基础数据和监管基础数据)、“两个追溯”(企业正向和逆向追溯、全市物料供应商追溯)。
  以实施智慧监管、信用监管,督促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为目标,近年来,市场监管总局指导各地积极研发追溯管理系统,逐步构建并完善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追溯“一张网”。
  作为防范食品安全风险的重要推手,全国市场监管部门持续开展的食品安全抽检已覆盖全部33大类食品。同时,日常监督检查、抽检监测、行政处罚、约谈等信息,也逐渐为企业建立起一份食品安全信用档案。
  震慑违法犯罪行为,维护农村食品安全。2020年10月,市场监管总局会同公安部等四部门在全国范围内联合开展为期一年的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打击生产经营“三无”食品、“山寨”食品、超期食品、食品中添加非食用物质、经营未经检验检疫的肉类等群众深恶痛绝的违法行为。
  2021年11月18日,市场监管总局牵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假冒伪劣食品统一销毁活动,公开销毁各地在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执法行动中没收的违法食品。
  应对新问题、探索新模式。市场监管总局推动建成进口冷链食品追溯管理平台,并在全国建成869个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仓。集中监管仓在切断潜在疫情传播渠道、提升问题冻品应急处置效率、节约处置成本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协同联动 共建食安共治格局
  2021年以来,一个更多主体参与、更多形式推进、更多理性行为的食品安全消费新格局,正给企业注入良性循环、健康发展的源源动力,正给消费者不断释放放心消费、理性消费、绿色消费的保障与引领,彰显着全社会群策群力、共筑食品安全防线的强大合力与信心。
  经营者讲诚信、消费者更放心。2021年1月,市场监管总局提出探索建立以信用为基础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5月,部署将食品生产企业监管作为推进重点领域信用监管切入点。围绕食品信用体系建设,各地不断探索建立完善跨部门、跨领域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推动企业诚信自律,守法经营。
  提升防范化解风险能力,探索建立社会共治新格局。2021年10月,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工作座谈会召开。推进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的试点工作已取得积极进展,积累了宝贵经验。部分地区已经实现从试点到全覆盖的稳步推进。
  新形势鼓舞新动能。一系列法律法规、国家标准的修订完善实施,给企业注入了良性循环、健康发展的源源动力。2021年1至12月,全国食品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187.1亿元,同比增长5.5%。
  食品消费需要安全,也呼唤成熟理性。《反食品浪费法》公布施行后,全国各地市场监管部门、消费者组织通过发出倡议、主题宣传、提示警示、监督检查等形式,呼吁引导杜绝铺张浪费陋习,养成文明健康餐饮习惯。
  2022年1月29日,市场监管总局等三部门印发通知,要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严格食品安全监管,依法查处生产经营含金银箔粉食品违法行为,坚决遏制“食金之风”,让食品消费更理性、更健康、更安全。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47 版:3·15年度报告·共促消费公平 共享发展温情】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护航舌尖安全 共建食安消费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