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郑铁峰
炎炎夏日,防晒面罩、防晒服等宣称能“防紫外线”的服饰成为消费者的新宠,但这些所谓的“皮肤保护神器”不仅价格相差悬殊,而且真假难辨。日前,高先生向浙江省台州温岭市消保委反映称,他在网上购买的防晒手臂套袖,网页宣传能防紫外线,但实际收到的商品上并没有相关防紫外线标识,认为商家涉嫌虚假宣传。
温岭市消保委表示,“防紫外线”是有标准可依的。根据GB/T18830—2009《纺织品防紫外线性能的测定》,当产品的UPF(紫外线防护系数)值超过40,且UVA透过率在5%以内时,才可称为“防紫外线产品”;同时,防紫外线产品的标签上应标有UPF值及其依据的标准编号。在该案例中,商家销售的手臂套袖宣传防紫外线却未有相关标识,且无法提供有效的依据,涉嫌以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最终,高先生在温岭市消保委的帮助下成功退货退款,并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得到了商家的一定补偿。
温岭市消保委提醒消费者购买防紫外线产品需谨慎,要重点关注以下三点:
看标识。尽量选择标有生产厂家、生产地址、成分说明等规范性标注的产品,避免选购“三无”产品。
看性能。防紫外线产品应明示其具有防紫外性能并标注UPF值,一般来讲,UPF≥40的产品才具有较好的防紫外功能。
留凭证。保留购买凭证,出现质量问题时才能有效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