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北京
查处侵权假冒案件8624件
作者:贾珺

  本报讯(记者贾珺)近日,北京市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领导小组召开2022年打击侵权假冒工作会议,总结2021年以来北京市打击侵权假冒工作情况,对2022年工作进行部署。
  据统计,2021年以来,北京市成员单位行政执法部门查处侵权假冒案件8624件,罚没款6322万元;公安机关侦破侵犯知识产权和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刑事案件1111件;检察机关批捕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177件,起诉案件225件;审判机关受理侵犯知识产权和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刑事案件237件,审结232件。
  持续推进重点领域治理,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一是强化重点市场治理。公安机关、市场监管部门联合开展打击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专项执法行动,查扣疑似侵权假冒商品3万余件。二是强化互联网领域侵权假冒治理。版权、网信、公安等部门联合开展“剑网行动”,强化网络平台治理;知识产权部门集中开展电商领域知识产权治理“护航”专项行动,指导电商联盟加强行业自律。三是强化农村地区侵权假冒治理。农业农村部门开展农资打假专项行动,整顿市场715次。四是强化进出口环节侵权假冒治理。北京海关组织开展“龙腾行动”,加大对进口侵权商品、跨境电商侵权商品、侵权防疫用品的监管力度,查处了首起进出口货物侵犯奥林匹克标志知识产权案。五是继续开展“铁拳”“昆仑”等专项行动。
  不断加大工作宣传力度,引导社会共治。参加全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组织的“保护知识产权、打击侵权假冒16省(区、市)侵权假冒伪劣商品统一销毁行动”,现场销毁侵权假冒伪劣商品30吨,货值380余万元;市场监管部门公布知识产权领域执法十大典型案例等。知识产权部门举办北京商标品牌发展论坛,助力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和“两区”建设。制作打击侵权假冒、保护知识产权专题宣传图板,通过全市6000余块楼宇电视和户外大屏循环播放,受众量达193万人次。
  持续推进区域协作,增强协同效应。京津冀三地市场监管部门签署《京津冀市场监管执法协作框架协议》,以及反垄断、知识产权、价格、食品安全等4个领域子协议,搭建执法协作体系;三地农业农村部门签署《京津冀农业综合执法合作框架协议》;三地贸促会与三地知识产权局签署《关于加强企业海外知识产权保护的合作备忘录》,在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等方面建立合作机制;北京市通州区、天津市武清区、河北省廊坊市签订知识产权一体化协作发展框架协议,推动建立定期联系、行政执法联动等五大机制。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2 版:综合】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查处侵权假冒案件8624件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