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温州大力推动电动自行车头盔质量安全整治
■本报记者 郑铁峰
随着越来越多消费者购买电动自行车作为代步工具,保护骑行者生命安全的头盔变得愈发重要。浙江温州是头盔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近年来,浙江省温州市市场监管局联动发力,持续强化质量监管,大力推动电动自行车头盔质量安全整治。
据记者了解,电动自行车头盔是新兴产品,不少生产者制定的头盔企业标准未充分考虑对骑行者的安全防护效果,电动自行车头盔市场存在标准不一、质量参差不齐,一些产品粗制滥造、防护性能差的现状。
据统计,温州市头盔产品生产企业目前有76家,主要分布在乐清市、瓯海区和温州湾新区等地,其中,乐清市是全国头盔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之一,主要生产摩托车头盔、运动头盔、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等产品。2021年年产值超4.6亿元,其中,摩托车头盔产值近2亿元、运动头盔0.2亿元、电动车自行车乘员头盔2.4亿元,约占全国头盔产值的10%,占浙江省头盔产值的40%,为省内最高。55家头盔企业取得227张摩托车乘员头盔强制性认证证书,获证企业数量排名全国第一,占全国的22.78%,占全省的58.33%;出口企业14家,规上企业5家。
近年来,温州市市场监管局通过多方多轮强势合力整治,不断提升头盔产品质量,有效助推头盔产业提升发展。对低小散企业,采取清退和升级措施,做好分类处置。2021年成立整治工作专班,多部门联合重拳出击整治,坚决关停质量低劣和落后产能企业,共关停整顿26家、限期整改29家,立案查处头盔违法案件35起,在行业范围内形成有力震慑。2022年重点开展关停企业回头看,严查企业生产低价劣质头盔,立案查处头盔违法案件5起。同时,做好质量帮扶,推进企业对标提质生产。制定《头盔质量比对实施方案》,提炼出头盔产品内在质量的关键性指标,包括固定装置稳定性、头盔佩戴装置强度性能、头盔吸收碰撞能量性能、头盔耐穿透性等性能指标,开展技术攻关。由专业技术机构专家组成头盔企业帮扶团队,线上线下开展质量、标准、技术、认证咨询。已帮扶20多家企业提前对标新国标(草案)完成模具改造和样品测试。2022年,邀请技术专家团队多次到企业开展现场培训指导,并通过视频授课,为企业讲解企业首席质量官与应用案例、浙江制造标准研制流程等。组织开展头盔国家标准(讨论稿)、浙江制造标准研制等标准宣贯会,持续引导头盔企业开展技术整改,帮助企业组织产品摸底测试,积极对标新国标。
国家标准GB811—2022《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于2022年12月1日发布,并将于2023年7月1日实施。新国标在原摩托车乘员头盔的基础上将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纳入标准范围,对产品结构、固定装置稳定性、佩戴装置强度、吸收碰撞能量性能、耐穿透性能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在结构方面规定了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需具备缓冲层,更好地保护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的生命安全。
温州市市场监管部门以新国标发布实施为契机,围绕头盔产品质量对标提升工作重点,扶优汰劣,开展新一轮头盔产业质量提升工作。今年1月,温州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头盔产业提升推进会,并在会上宣贯头盔新国标。将“电动自行车头盔产业风险监测和提质强企”纳入2023年度温州市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创新创优项目”,结合温州市近年头盔整治提升情况,制定头盔产业质量提升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全年头盔质量提升工作目标和内容。目前,已对标新国标开展质量安全风险检测共30批次,强化质量风险预警。
据了解,温州市市场监管部门将继续加强获证企业证后监管力度,在新国标正式实施之后,通过监督检查和抽查等方式,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头盔等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