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3·15观点
打击培训贷乱象应构建多方协同共治机制
作者:龙敏飞

■龙敏飞
  记者调查发现,不少涉世未深的大学生被各式各样的在线培训课程宣传吸引:绘画、PS、剪辑、配音等,零基础也可以轻松学习,边学习边接单,机构老师介绍资源,月入过万元很简单……许多培训班还打出了“先学后付”“免息分期”的广告,背后的小额贷款平台更是五花八门。(据4月10日《中国青年报》报道)
  “尚未入职先被贷、还没上班先背债”是不少大学生的真实生活写照。校园贷不断翻新升级,对社会阅历不足的大学生来说的确难以招架。如果说此前很多校园贷是因攀比心态、功利思维作怪的话,如今的培训贷几乎可以无死角地对大学生进行精准“进攻”,投其所需。无论是为了给家人减轻负担,还是想找个兼职多赚点零花钱,在“绘画、PS、剪辑、配音等零基础可轻松学习,边学习边接单,月入过万很简单”等内容的宣传下,大学生很难不上当。
  现实却往往是你盯着人家的月入过万元,人家盯着你的钱包,若是你的钱包不够鼓,人家还可以帮你分期付款。貌似细致入微的服务,吸引了很多大学生,原来却是无微不至的骗术。各种培训贷之所以盯住大学生,一方面是校园贷市场存在门槛低、身份审核形同虚设等问题;另一方面,则是一些大学生自控能力较弱、风险意识较差、社会经验较少,容易落入不法分子的圈套。
  近年来,涉及培训贷案件呈上升趋势,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整治培训贷乱象,今年3月,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科技部办公厅、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体育总局办公厅5部门共同制定的《校外培训机构财务管理暂行办法》规定:“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选择银行托管、风险保证金方式对预先收取的培训服务费实施全额监管。校外培训不得使用培训贷方式缴纳培训费用。”中国消费者协会和共青团中央也联合发布消费警示,提醒青年学生树立健康消费观,远离不良校园贷。
  法律法规的界定明确清晰,但徒法不足以自行,仍然需要配套措施及时跟上,确保制度规定的善意能严格落实到位。若想对培训贷进行精准打击,不让其一直坑害大学生,就需要多措并举,积极构建多方协同共治机制。一是要积极完善各类培训机构的准入门槛,不能让这一行业“随进随出”,从源头上进行防范;二是监管部门要加大排查力度,积极整顿违规机构;三是各大银行也应针对大学生提供规范化、安全放心的贷款服务,满足部分大学生的现实需要。
  大学生要增强防范意识、维权意识,在考虑培训贷支付时,要先查看对方是否具备相应资质,不要轻易听信销售人员的说辞,要多一些主见,对于贷款合同也要认真了解,避免被培训机构、贷款公司欺骗,要根据自身的偿还能力等作出理性的选择。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1 版:要闻】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打击培训贷乱象应构建多方协同共治机制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