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谱写乡村振兴“后来居上”新篇章
图一:菏泽市内,随处可见的牡丹吸引着人们驻足观赏。
图二:荷泽日报社供图曹县汉服产业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贾珺/摄
图三:工笔牡丹画创作现场。 贾珺/摄
■本报记者 贾珺
花开歌盛世,丹香迎嘉宾。4月9日至10日,全国党媒短视频助力乡村振兴研讨会暨百家党媒看菏泽活动在山东省菏泽市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百家党媒齐聚“中国牡丹之都”,聆听菏泽在乡村振兴新征程中“后来居上”的动人故事,感受菏泽的独特魅力。活动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媒体记者们用镜头记录美好瞬间、用文字描绘所思所感,用“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新闻报道,讲述菏泽乡村振兴的精彩篇章。
菏泽古称曹州,因南有菏山、北有雷泽,而得名菏泽。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菏泽视察,提出“后来居上”的殷切希望。10多年来,菏泽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稳扎稳打、奋力前行,经济总量由“全省垫底”到“跻身中游”,成为山东省发展速度最快、综合实力提升最明显的地市之一。
“富贵之花”变身“富民之花”
每年牡丹绽放之时,总有千万游客不远千里奔赴菏泽,畅游牡丹花海、竞睹牡丹芳容、品味“诗和远方”。
“久仰菏泽牡丹大名,今日得以目睹牡丹花海,甚是壮观……”4月9日,参加全国党媒短视频助力乡村振兴研讨会暨百家党媒看菏泽活动的记者们,来到菏泽市曹州牡丹园一睹牡丹芳容。中国食品报社副总编辑粘新告诉记者,十几年前,他曾来到菏泽,因时间原因没有进园赏花,这次再赴菏泽,他发现城市面貌焕然一新。牡丹国色天香,菏泽的牡丹产业从单一观赏到全产业链发展,粘新感觉不虚此行。
记者在曹州牡丹园里看到,9大色系的牡丹争奇斗艳、满园芬芳。牡丹园正中有一座国花魂雕塑,象征古老而年轻的菏泽在新时代充满勃勃生机,像牡丹一样尽情绽放。在大田牡丹主体观赏区,原有的金属观花平台更新为古色古香的仿古观花亭,建成了木质文化长廊。牡丹专家赵信勇介绍说,园内景玉、黄翠羽、彩绘等早花牡丹已经盛开,之后几天,早花牡丹、中花牡丹将接连绽放,形成“花海”景观。
白雪塔、紫二乔、唇红、冠群芳……在曹州牡丹园国风院冠群芳展厅,参加2024中国牡丹之都(菏泽)全国牡丹赛花会的精品牡丹,吸引着众人驻足观赏,大家纷纷赞叹:花大色艳、娇媚动人,菏泽牡丹果然名不虚传。
“来了才知道,菏泽牡丹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已经研发出这么多的相关产品,真是长了见识。”山西省晋城市融媒体中心副总经理田黎瑕说。
世人皆爱牡丹,因其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花开时节,曹州牡丹园内各色牡丹争奇斗艳,牡丹IP“丹萌萌”花样出新,3D版汉服九色系“丹萌萌”向游客推介菏泽牡丹。
据“丹萌萌”的设计师温永华介绍,今年4月8日,2024世界牡丹大会第33届菏泽国际牡丹文化旅游节在菏泽会盟台开幕,与会嘉宾走进会场,首先看到的就是九色系“丹萌萌”。他所定位的“丹萌萌”,不仅是一位可爱美丽的吉祥物,更是牡丹文化的传承者和推广者,他希望“丹萌萌”以灵动的姿态、亲和的形象,让牡丹之美绽放在每一个人心中。
千百年来,菏泽牡丹以独特的魅力向世界展示着菏泽的文化底蕴与发展活力。4月的菏泽,花海人潮,在菏泽城区,牡丹名园星罗棋布,在农村田间,牡丹更是连阡接陌,艳若蒸霞。
菏泽市牡丹发展服务中心主任陶福占向记者介绍说,菏泽牡丹历史悠久,栽培始于隋,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以花大、型美、色艳著称。目前菏泽牡丹种植面积40余万亩,拥有曹州牡丹园、中国牡丹园、百花园等10多个观赏园区,是世界上最大的牡丹繁育、观赏、研发和输出基地。菏泽牡丹拥有9大色系、10大花型、1308个品种,培育新品种总量占国内的80%。菏泽牡丹影响广泛,对全国牡丹种植苗木的支持率达85%以上,苗木出口率占全国的90%,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产业链最长的牡丹产业核心区。
陶福占自豪地说,近年来,菏泽市委、市政府按照“依托牡丹、延伸牡丹、超越牡丹”的发展思路,积极实施“牡丹”工程,做好牡丹“花样文章”,推动牡丹种植、牡丹加工、牡丹商贸、牡丹文旅深度融合,牡丹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全市各类牡丹生产、加工、出口企业达到120余家,开发出包括牡丹食品、药品、保健品、化妆品、文创艺术品等牡丹深加工产品260余种,产品远销美国、法国、德国和日本等30多个国家。近几年来,菏泽牡丹、芍药鲜切花火爆全网,销量占据全国“半壁江山”。2023年,菏泽牡丹产业产值达到108亿元,牡丹正从“富贵之花”变身为菏泽百姓的“富民之花”。
“下里巴人”登上大雅之堂
菏泽传说是伏義桑梓、尧舜故里,先为商汤之京畿,继属曹国之疆土,素有“天下之中”之称。菏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国牡丹之都”和戏曲之乡、书画之乡、武术之乡、民间艺术之乡。
4月9日下午,《中国消费者报》记者与众多媒体记者一起走进菏泽市巨野县,实地参观位于巨野县的中国工笔牡丹画产业发展基地。
在这里,记者看到了典雅工整、色彩绚丽的工笔牡丹画,这些作品全部由农民画师创作,多次亮相上合青岛峰会、上海进博会等重大外交场合,从过去的“下里巴人”登上了大雅之堂。基地里面正在从事工笔牡丹画临摹学习的人员,也均是当地的农民。
据巨野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金科介绍,目前全国每10张工笔牡丹画中,就有8张出自巨野。巨野县是中国文联命名的全国唯一中国农民绘画之乡,目前全县有国家级书画家66人、省级书画家154人,拥有8个绘画专业镇、56家基层画院、50个专业村,从事创作、销售、装裱等书画产业人员达2万余人,在全国建立了600余个销售网点。2023年创作绘画作品120万余幅,作品远销美国、法国、新加坡等40个国家和地区,2023年综合产值超20亿元。
据巨野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朱衍芳介绍,巨野工笔牡丹画集国花、国画、国礼于一身,是菏泽牡丹衍生品的卓越代表,是牡丹文化走进千家万户的引领者,是菏泽牡丹产业走向国际舞台的先行者。它在继承中国传统工笔画技法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工艺手段精工细作而成,勾勒严谨、工整典雅、色彩绚丽,充分展示了牡丹雍容华贵的特点。
巨野工笔牡丹画不仅占据80%的国内市场,还在国际文化交流舞台上频频亮相。朱衍芳介绍说,2018年以来,巨野县书画院组织创作的《花开盛世》《锦绣春光》《冠艳群芳》《国宝献瑞》《盛世中华》等作品,先后亮相上合青岛峰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等国家重大活动以及人民大会堂、国家会议中心(上海)国礼展厅等重要场馆。2021年,依托工笔牡丹画项目,巨野县被命名为“山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23年5月,巨野工笔牡丹画走进奥地利维也纳联合国组织、德国慕尼黑孔子学院,7幅巨野工笔牡丹画作品被联合国维也纳办事处及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等国际组织收藏。
参观完巨野县中国工笔牡丹画产业发展基地后,众多媒体记者不禁感叹:相信随着巨野工笔牡丹画产业潜力的不断迸发,巨野工笔牡丹画必将飘香五洲、惊艳世界。
手机变成“新农具” 直播变成“新农活”
4月的菏泽,繁花似锦、芳香四溢,处处展现着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
近年来,菏泽的农村电商蓬勃发展,淘宝村、淘宝镇数量均居全国地级市首位,带动57万群众增收致富。菏泽市曹县是全国第二大电商村集群,2023年表演服、汉服销售额分别占全国的80%、40%。龙年伊始,身着马面裙的女士在各景点、博物馆、潮流地打卡,成为街头一道新的风景线。据统计,今年一季度,曹县汉服销售额达到19.8亿元,其中,马面裙网络销售额为8.87亿元。
4月10日上午,记者与众多媒体人一起走进曹县,看华裳汉服,实地感受菏泽乡村振兴新景象……
“这个颜色就是非常古典的孔雀蓝,经典的五米摆六对褶,绣的是祖国的千里江山图……”记者在曹县有爱共创汉服直播基地看到,多位主播穿梭于展厅和网友互动,介绍新款马面裙。展厅内,数千条马面裙在灯光下流光溢彩,龙跃江海、凤凰于飞、青绿山水等图案跃然于裙摆之上。
“对于曹县汉服,可以用一个‘多’字来概括,汉服的展销产品多、生产厂家多,城区内穿汉服的也很多……”谈起汉服,兵团日报社新媒体部采编组长李雪情有独钟,“今天在曹县看到这么大规模的生产加工基地,感到非常震撼。如今正值牡丹盛开季,穿上汉服出游踏青成为许多年轻人迎接大好春光的绝佳方式。”
投资10.3亿元、占地面积214.1亩的e裳小镇·曹县数字经济产业园正在有序建设。该产业园是为推进曹县电商产业提档升级、加快打造全国县域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而建的延链强链项目。4月10日上午,记者走进了这栋外形如同字母“e”的巨大建筑。
在产业园里,曹县辰霏服饰有限公司的主播正在快手短视频平台推介新款马面裙,线上预售订单不断。“我们去年入驻产业园,一直在视频平台直播带货,目前线上销售2万多单,不到1年,销售额达500余万元。”该公司负责人王升告诉记者,“国潮出圈,让马面裙销售火爆,现在我们厂里已经没有现货,全部为预售。”
廊坊日报社新媒体中心主任王泽明对记者说:“在曹县,我亲眼看到了汉服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看到了电商经济的蓬勃发展。”
记者了解到,目前曹县汉服已形成原创研发、设计制作、版权保护、裁剪打版、绣花印花、辅料辅具、展演展示、网络营销、售后服务等完整的产业链,并呈现出迭代升级、裂变发展的势头。
据曹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倩介绍,截至目前,曹县电商企业发展到7068家、网店8.35万余个,淘宝镇21个、淘宝村176个,分别占山东省的十分之一和五分之一,其中淘宝镇数量位居国内县域第一,带动35万人创业就业。2023年1至10月,曹县网络销售额达283.07亿元,居菏泽市第1位,“两服”网络零售额达到146.96亿元,其中汉服销售额达63.71亿元,占全国销售额的40%以上。曹县先后被评为“全国电子商务促进乡村振兴十佳县域”“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中国十大农村电子商务典型县”。
据王倩介绍,曹县已经形成“4+ 1+N”集群,即“4”个电商产业集群,分别是“中国原创汉服产业集群”“中国最大的演出服产业集群”“中国最大的木制品产业集群”“农特产品产业集群”;“1”为全国唯一的木制品跨境电商产业带;“N”代表书画直播、生资直播、绿色防控项目直播等新业态新模式。
王倩介绍说,为筑牢产业振兴“压舱石”,曹县采取“招”“引”“培”“挖”等多种方式,培育建立电商人才体系。目前全县有博士3人、硕士近百人、大学生近万人。依托返乡创业服务站,累计吸引了5万人返乡创业。开展“千村万人”培训计划,帮助100余家电商企业发展为千万级店铺,带动全县300余家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目前,在电商带动下,曹县平均每5个人中就有1个从事电商行业,每10多人中就有1个个体户,每30多人中就有1个企业老板,为乡村产业振兴持续注入新动能。
如今,“手机变成新农具、数据变成新农资、直播变成新农活”已成为曹县广大乡村的新风尚,电商产业已成为曹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动能、实现群众共同富裕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