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农业“双保险”为种粮户撑起保护伞
作者:聂国春
图片

图: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聂国春
  继辽宁省发布《2024年辽宁省种植业保险工作方案》后,山西省日前也发布《山西省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工作方案》,明确在该省全面实施稻谷、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助力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和种粮户收益保障机制。从2018年开始试点,到2024年覆盖全国,三大主粮农业保险为种粮户带来了哪些实打实的利好?走向全国后,政策还有哪些改进空间?《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近日就此进行了采访。
“双保险”保障农户收益
  “在去年发生的洪涝灾害中,我家获得了4万余元的赔付,农业保险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收入损失。”谈及农业保险,北京市门头沟区清水镇村民老贾赞不绝口。
  稻谷、小麦、玉米三大主粮产量在我国粮食总产量中占比约九成,播种面积占比约八成,因而也成为农业保险政策的“主干道”。2018年,我国开始探索对三大主粮实施完全成本和种植收入保险。2023年,“双保险”保障拓展至所有产粮大县。
  在5月31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财政部金融司负责人董德刚介绍,完全成本保险是对总的生产成本进行保障,包括物化成本、土地和人工成本;种植收入保险则是先测算一个种粮收入目标,若最后的实际收入未达预期,农民可获得一定补偿。从保险责任看,完全成本保险涵盖当地主要的自然灾害、重大病虫鼠害、意外事故、野生动物毁损等风险;种植收入保险涵盖农产品价格、产量波动导致的收入损失,基本覆盖了可能导致农户收入损失的风险,风险保障更加全面。同时,保障金额更高,保障水平最高可达相应品种产值的80%。
  相比此前的物化成本基本险,完全成本和种植收入“双保险”虽然交费多一点,但保障额度更高。财政部副部长廖岷算了一笔账:“双保险”保额大约为每亩1125元,农户每亩自交约10.9元,比基本险多交5.8元,但两个高保障险种每亩可以多赔偿600元。在农户经济负担增加非常有限的前提下,遇到同等级的自然灾害,两个高保障险种给农户的赔偿将翻倍。
  金融监管总局数据显示,2023年农险赔付1124亿元,同比增速25.4%,惠及农户5772万户,农险赔付率达到80%,“双保险”为受灾农户提供了实打实的经济补偿。
扩面提标将覆盖全国
  收益有保障,农户的种粮积极性自然会提高,保障了我国的粮食安全。据了解,“三粮两保”政策试点6年来,在风险防范、承保理赔、农户接受度等方面均较为成熟,在提升保险保障水平、提高农户种粮积极性、推动适度规模经营等方面成效明显。
  5月1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将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的实施范围从1100个产粮大县扩大至全国。5月21日,财政部、农业农村部、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在全国全面实施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从今年1月1日起,在全国全面实施稻谷、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政策。
  董德刚表示,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施范围扩大到全国,体现为两个“面向全国”——面向全国所有种粮农户、面向全国所有种粮地区。《通知》规定,“双保险”投保要坚持自主自愿,聚焦惠及农户,允许村集体组织小农户集体投保、分户赔付。
  根据《通知》部署,省级财政部门应于今年6月20日前,将扩大政策实施范围相关资金申请报告及测算表上报。正因如此,全国各地相关实施方案近期陆续发布。
  根据山西省发布的工作方案,保费交纳方面,中央财政补贴45%、省级财政补贴25%、市级财政补贴10%、县级财政补贴5%、农户自交保费15%。农户只需交纳自负比例部分保险费用,即可办理投保。
  在扩面提质政策的推动下,保险机构通过“双保险”提供保障的水平也在逐渐提升。以中国人寿财险为例,该公司2023年承保三大主粮保险面积约1亿亩,提供风险保障近830亿元,服务种植户1.1万户次。今年第一季度,中国人寿财险三大主粮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提供风险保障约165亿元,同比增长超18%;保费收入约5.8亿元,同比增长超12%。
服务质效有待提升
  目前,我国农业保险深度(保费规模/第一产业增加值)超1.5%,密度(保费规模/农业从业人口)超700元/人。“三粮两保”扩至全国,如何实现农户愿保尽保?
  据了解,今年中央财政安排农业保险保费补贴预算562亿元,同比增长18%,为全面实施“三粮两保”政策提供大力支持。“当前及未来一个阶段,在稳步扩面、增品、提标的基础上,财政部将会同有关方面从健全种粮农户收益保障机制的角度出发,持续推动我国农业保险提质增效。”董德刚说。
  承保理赔服务水平是检验农业保险成效的“试金石”。据了解,在试点过程中,有的保险机构存在不规范的赔付方式和定损方式。比如,平均赔付、协议赔付、粗糙定损等。老贾告诉《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在扩大覆盖面的同时,保险机构定损查勘响应速度有待提升,宣传力度和服务水平也有待提高。
  对此,《通知》强调:“对适度规模经营农户和小农户都要做到承保到户、定损到户、理赔到户”。董德刚表示,将配合有关方面进一步明确理赔标准、规范查勘定损、优化赔付模式、加大科技赋能力度,合理预赔、能赔快赔。督促保险公司通俗易懂设计条款,提高农户金融素质,增强农户保险意识,提高农户政策获得感和满意度。
  “我们将重点抓投保理赔真实性,大力推动服务效率提升。”金融监管总局财产保险监管司司长尹江鳌说,在查勘定损方面,要求保险公司及时调配救灾资源,探索引入第三方机构参与查勘定损;在赔款支付方式上,将创造条件对接社保卡的“一卡通”,同时鼓励提高预赔付比例。从保险公司自查和监管部门督查检查着手,规范经营行为,打击虚假承保理赔,维护农户的合法权益。
  记者了解到,为进一步优化农险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各级政府还依托保险公司及其省级分公司、县级分支机构、乡镇专业网点、村子里对接农户的协保员等,全面铺开服务网络,提升基层服务质量。数据显示,农业保险经营主体已经由2007年的6家增加到现在的30多家,建成基层服务网点约40万个,服务人员约50万人。
  同时,保险业持续加大科技投入,运用卫星遥感、智能识别、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探索科技赋能精准承保的创新模式和方法,提高农业保险承保真实性和准确性。尹江鳌表示,据初步测算统计,通过上述卫星遥感、无人机等新技术,农险服务结案周期可以缩短2/3。
  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庹国柱看来,当前我国的农业保险是政策性保险,凸显政策的公益性和普惠性。政策性农险的法律主体、运行机制、合同内容、经营规则以及法律责任等都与商业保险有很大不同。庹国柱建议对农业保险单独立法,同时建立专门的政策性农险监督管理部门,确保政策落实不跑偏。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3 版:热点】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农业“双保险”为种粮户撑起保护伞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