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杭州讯(记者施本允)近日,浙江省嵊州市市场监管局、嵊州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与嵊州市人民法院三方联合,通过共享法庭成功调解了一起洗衣消费纠纷。
3月22日,嵊州市消费者吴先生将一件原价1700元的羽绒服送到浦口街道某洗衣店干洗。一个多月后,吴先生取衣服时发现衣服中间出现了一条约10厘米的亮色印痕,帽兜也被烫皱。吴先生要求商家恢复原样。商家表示亮痕原本就有,帽兜原本就是皱的。双方协商未果,消费者投诉至当地市场监管部门,要求商家将衣服恢复原样或赔偿。
6月4日,浦口市场监管所工作人员通过电话联系双方进行协商。双方一致认可由洗衣店负责为吴先生修补衣服。洗衣店修补完成后,吴先生对效果不满意,再次向浦口市场监管所投诉。调解过程中,双方各执己见,提出通过司法途径解决。
嵊州市市场监管局、嵊州市消保委与嵊州市人民法院三方联合,组织双方通过共享法庭展开调解。7月23日,双方如约至嵊州市市场监管局消费者权益保护共享法庭参加调解。
双方争议的焦点主要在于衣服送至干洗店时是否有印痕和褶皱。消费者认为是干洗后产生的印痕和褶皱,而干洗店则认为衣服送来时很脏,导致看不清已存在的印痕和褶皱。《全国洗染服务纠纷解决办法试行》规定:“经营者在接收衣物时应当对衣物状况进行认真检验,包括提示消费者检查衣袋内是否有遗留物品,特别是饰品、易损、易腐蚀及贵重物品等,将衣物的脏净、破损程度和织物面料质地、性能变化程度以及确实不易洗染或不能除净的牢固性污渍、洗染效果等向消费者说明确认,并在服务合约中注明。”此纠纷中,洗衣店并未依法操作,未在干洗合约中注明衣服原本情况,无法举证衣服上的印痕和褶皱原本就存在。
根据《浙江省洗染服务消费纠纷处理办法》规定,消费者的衣物受到损坏程度较轻,衣物仍可以穿着使用,应按衣物洗涤费的1到10倍补偿,单件衣物补偿不超过1000元。
经调解,双方达成一致,衣服交还给消费者吴先生,干洗店以50元干洗费的5倍给予消费者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