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杭州讯(记者吴博峰)近日,由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汽车俱乐部分会组织、浙江政通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协办的《汽车救援服务管理规范》第一次研讨会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此次研讨会聚焦汽车救援行业标准制定,旨在推动行业规范化、标准化发展,提升汽车救援服务质量。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汽车救援市场需求日益增长,原有标准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发展格局。为解决这一问题,此次研讨会致力于重新制定汽车救援服务管理规范,明确救援机构、平台、企业的要求以及服务流程、安全防护等标准,以促进汽车救援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据了解,汽车救援行业标准包括术语定义与规范性引用文件、汽车救援机构及平台要求、服务人员要求细化、救援企业门槛与分级以及作业流程与安全防护标准等方面。
以汽车救援机构及平台要求为例,业内普遍认为,汽车救援平台应具备网络平台运营设备及安全运营保障设备,建立报案受理、指挥、信息监控等系统;对于平台与救援企业的合作模式及车辆要求,平台应根据自身规模和服务能力进行分级,明确不同等级平台的车辆数量、类型等量化指标,且车辆要求应综合考虑轻型、中型、重型及特殊车辆,以适应不同救援场景。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直接影响救援服务质量,救援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平台应配备专业的客服、调度、技术支持等人员,且明确各岗位的工作流程和协作机制;随着技术发展,对人员在信息技术应用、数据分析等方面的能力也应有所要求,以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汽车俱乐部分会认为,救援企业应设定合理的最低门槛,如企业至少应拥有一定数量的专项作业车和专业人员。同时,根据企业的救援能力、服务范围、车辆配置等因素,将救援企业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不同等级企业在资源配备、服务水平等方面应体现差异,以便为企业发展提供明确方向,也为消费市场选择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