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大烧饼上用黑芝麻写的“天上不会掉馅饼”等字。
图二:“反诈烧饼”包装上的反诈标语。
图三:烧饼铺正在制作“反诈烧饼”。
图四:包装上的反诈标语。
图五:冯新义的烧饼铺所在的棠下,是不少外来务工人员和刚毕业大学生来广州后落脚的第一站。
图六:每一张“反诈烧饼”,都能让顾客学到反诈知识。
■本报记者 孙蔚 文/摄
“烧饼热腾腾、骗子冷冰冰”“求职租房需谨慎,天上不会掉馅饼”……2024年的年尾,在美食之都广州被称为“河南村”的天河棠德南路上,一家烧饼铺因推出原汁原味的“反诈烧饼”意外走红。
12月1日傍晚,记者来到这条遍布胡辣汤、馒头、板面、烩面的河南小吃一条街,看到烧饼铺的老板冯新义正在忙碌地烤着烧饼。
记者看到,他家的烧饼与普通烧饼不同,每个烧饼的中心都用红色食用色素印着“小心有诈”。此外,“交钱上岗?这饼里有馅!”“在家日赚千元?醒醒吧,别被骗!”等通俗易懂的反诈标语则印在烧饼的包装袋上,涉及到租房求职等常见场景中的骗局。
“这烧饼挺得劲的,防骗标语写得也不孬。”正在买烧饼的街坊们表示,这个“反诈烧饼”很“入味”。
据了解,烧饼铺老板冯新义来自河南省许昌市,今年63岁,来广东打工已有20余年。2023年,他和老伴在棠德南路开了这家烧饼铺,每天从下午3点营业到次日早上8点。
他所在的棠下被称为“的哥村”,因租房便宜、交通便利,成为很多外来务工人员和刚毕业大学生到广州后落脚的第一站。不过,由于人流量大及人员复杂,这里也成为骗子频繁“下饼”的目标。城中村居民多为外来务工人员或刚毕业的年轻人,他们往往面临租房、求职的双重压力,一旦缺乏反诈意识,很容易上当受骗。
冯新义对记者表示,烧饼铺平时也算个“信息集散地”,他经常听到顾客谈论被骗的经历,但他不善言辞,只能以加送烧饼的方式来安慰对方。
“高薪模特先拍模卡,这饼香味不对,别尝!”刚买完“反诈烧饼”的一位阿姨盯着这行标语看了半天,说要把这张烧饼留到晚上给女儿,可以让她边吃边看看标语。她介绍说,她的女儿刚从河南来广东一周,前两天正说起有个兼职模特的面试,阿姨希望孩子找工作时能多留个心眼。
“反诈烧饼”的创意由何而来?冯新义向记者作了介绍:一位常来铺子买烧饼的小伙子李阳在58同城当反诈宣传员,他和冯新义聊起防骗的话题,冯新义随口说了句“天上不会掉馅饼,掉的不是窟窿就是陷阱”,李阳觉得这句话很好,建议可以印在烧饼上。冯新义不怕麻烦,就抽空做了一张大烧饼,用黑芝麻撒上了“天上不会掉馅饼”几个大字,并把这张大烧饼挂了起来,以提醒前来买烧饼的街坊。之后,李阳帮冯新义设计了印有反诈标语的烧饼包装袋,于是“反诈烧饼”就这样诞生了。
“天上不会掉馅饼,这句话贴合生活又易懂,为什么不让烧饼成为传播反诈知识的载体呢?”李阳说,他长期致力于通过接地气的方式向大众推广防骗知识,把租房、求职中常见的8种诈骗场景融入标语,用一种新颖的方式让反诈知识入脑入心。
“反诈是每个人的社会责任。希望能通过‘反诈烧饼’,让更多人守住自己的‘钱袋子’。”李阳对记者表示。
据介绍,自58同城2023年9月启动全国反诈宣传员招募以来,已经有多位民间手艺人、高校学生、公益人士和退休民警加入。他们用多种接地气的方式,帮助街坊们甄别生活和工作中存在的各类诈骗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