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勤“检”年货 守护“年味”
作者:尹训银 文/摄
图片

图:执法人员在大集进行检查。
  开栏的话 金蛇狂舞贺新春,万象更新展宏图。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即日起,本报开设“新春走基层”专栏,多路记者奔赴基层一线,把镜头对准基层、聚焦群众,充分展现市场监管部门和消费者组织监管不断档、一线护平安的尽责担当,展现平凡中的美好,记录普通中的精彩,唱响新时代动人的奋斗者之歌。
■本报记者 尹训银 文/摄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城乡居民纷纷开始采购年货,村镇大集的烟火气越来越浓。为切实做好年关大集食品安全监管、促进完善村镇大集消费环境,1月9日,山东省济南市市场监管局、起步区太平街道市场监管所开展专项行动,严把集市食品质量安全关,助力城乡居民过个放心好年。
  “新鲜的牛羊肉,羊血羊杂羊肉片,羊汤牛肉汤”“年画贴纸还有春联,买5送1”……时值三九天,天气寒冷,《中国消费者报》记者来到太平街道庙廊大集,只见人头攒动,三轮车来往穿梭,数百个摊位上禽蛋肉类、瓜果蔬菜、服装鞋帽、日用百货等琳琅满目,伴着商贩们的吆喝声、炸爆米花声和喇叭声,构成了一幅热闹非凡的年货经济消费图景。
  “蔬菜进货票据出示一下”“挂猪肉的挂钩需要注意清洁,盛放熟食的不锈钢盘最好拿盖子盖一下,保障食品卫生”“小零食保质期短,随时注意食品安全期限”……相较于商超,大集的经营主体分散、流动性强、散装食品较多,市场监管人员现场重点查看摊点营业执照、索证索票等情况,以及散装食品和预包装食品的合格证明材料、食品标签是否完善,裸露食品的覆盖情况是否到位等。同时,市场监管人员现场开展法规宣讲,要求经营者严格执行亮证经营、安全承诺、操作规范、场所清洁等规定。
  随后,市场监管人员对多家摊位使用的电子秤等计量器具进行了现场测试,查看电子秤的准确度,提醒摊主将电子秤按时送检,确保百姓“菜篮子”“肉案子”秤准量足。市场监管人员还现场指导消费者如何辨别“鬼秤”,“使用手机作为砝码即可检验电子秤的准确度,将手机放到检定合格的电子秤上测量并记录重量,然后在手机上加贴克重标签,再将手机放到商家秤上,核对显示的手机重量和标签记录是否一致,就可以判断商家的秤是否准确。”一名市场监管人员说道。
  蔬菜瓜果的农药残留有无超标?熟肉制品的亚硝酸盐是否超标?济南市市场监管部门现场开展了食品快检进集市活动,部分摊主主动送来蔬菜样品进行快检。“经过检测,送检的蔬菜样品农残抑制率均在合格范围内。”检测人员表示。
  “下一步,我们将对发现问题的摊位责令整改,并加大市场监管力度,让消费者吃得放心、买得安心。如果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发现问题,欢迎及时向我们反映。”起步区太平街道市场监管所所长张永岭表示。
  济南市市场监管局提醒广大消费者,应科学消费、理性消费、绿色消费、安全消费,市场监管“一券三卡”——产品抽检券、监管卫士卡、执法卫士卡、助力服务卡每月按时发放,有需求的市民可通过“济南市场监管微服务”小程序领取。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1 版:要闻】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勤“检”年货 守护“年味”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