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新春走基层
年味大集 从线下火到线上
作者:张文章 文/摄
图片

图:消费者在年货大会上选购年货。
■本报记者 张文章 文/摄
  1月中旬,首届福州都市圈年货大会(以下简称年货大会)在位于福州市仓山区城门镇的海峡国际会展中心连办10天,吸引了不少消费者。此次年货大会是由福州市政府指导、市商务局支持、福州会展会务集团等单位联合主办的开年首场跨年促消费活动。活动采用线上线下互动的全新展销模式,让消费者能在大都市赶集、去线上赶集,让年味触手可及。
  1月18日,记者在年货大会上看到,现场采用类“三坊七巷”概念的格局来设计,年货大街为中轴线,三坊一侧设有“福州都市圈一县一品”“山海协作”“两岸有好市”三大板块,七巷一侧则分为“新春有礼”“焕新家居”“繁花似锦”“潮流秀场”“过年味道”“咔溜生活”“福意年味”7个主题街区,各个街区都是熙熙攘攘的人群。闽东的海鱼、闽北的山珍、福建的佛跳墙……从地道美食小吃到精致年货礼盒,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到时尚家居家具,从生机盎然的年花盆栽到户外休闲器具,一圈逛下来,记者感受到了传统与现代的交织、经典与创新的碰撞。比如聚春园集团展位,有年糖年饼、四喜年糕、八宝饭等福州传统年味产品,也有各式各样的新式礼盒、文创周边,吸引了年轻消费者驻足选购。
  “年货大会的食材特别丰富,还有周边县市的特色年货,我都购齐了。”来自闽侯县祥谦镇兰圃村的刘女士喜滋滋地告诉记者。记者了解到,福州都市圈以福州市为中心、联系紧密的周边城市共同组成,近年来,依托区位优势,不断深化产业协作。年货大会自然少不了各地特色年货,在一县一品展区,记者看到福州各县域特色产品,如美食特产、非遗特产、农文旅特色产品等,同时支持重点乡镇主题展销与区域公共品牌发布,搭建展商与专业观众产销对接平台,可零距离体验地方好物;在山海协作板块区域,南平市展团携手20多家特色企业,囊括该地十大县(市、区)特产,多是地道山珍,有武夷山熏鹅、政和锥栗、松溪花桥苦笋,还有顺昌的特色灌蛋、邵武的游浆豆腐干、浦城的桂花水晶糖……
  大黄鱼、海参、鲍鱼等水产品是年货采购的重点。福州市海渔局与霞浦县海渔局联合打造的闽东北协同发展区(福州都市圈)特色渔业品牌板块,共设置大黄鱼、鲍鱼、海参、其他特色渔业四大展区,吸引了很多对海味感兴趣的消费者。在大黄鱼展区,汇聚了福鱼荟蓝色食品、长屿岛海洋科技、乾动海上粮仓、鑫茂渔业等4家福州知名企业带来的海产品。据工作人员介绍,福州现有10个大黄鱼深远海养殖平台,22万立方米养殖水体,年产高端仿野生大黄鱼2200吨,产值3亿多元,让广大消费者足不出户就可以吃到新鲜美味的大黄鱼。
  此次年货大会,福州供销市集摊位因平价与助农特色吸引了不少人逗留。作为农产品展示窗口和销售平台,该市集摊位上年货品种丰富。福州供销市集摊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了更广泛地推广特色农产品,福州市供销社系统通过发动各区县的供销系统力量,依托各个物流网点构建“小时达”便捷配送圈,成功地将众多地方特色农产品推向市场,快速送到消费者手中。
  年货大会还融入了年味乡宴元素,现场推出“福闽福宴”系列盛宴,开展餐农对接、现场品鉴食材,实现八闽食材从田间地头到餐厅的闭环,同时助力乡村振兴。“福闽福宴”以乡宴为纽带,搭建起“福文化”的桥梁,让福建地域的闽菜文化与福州乡宴文化在欢声笑语中得以弘扬,让每一位参与者都能深刻体会到归属感。
  为助力提振消费需求,年货大会还推出了年货消费券、餐饮消费券、合作商户优惠券等专属消费补贴,以消费立减等方式为消费者带来实实在在的福利。年货大会还策划举办了多场新春主题系列活动,营造了浓郁的节日氛围。在年货大会现场的美食一条街,醉榕燕、安泰楼、广式烧腊等美食摊位,让人们在购物之余也能尝尝美食、歇歇脚。
  “佛跳墙大盆菜买一送一。”记者看到,许多摊位都有主播进行场景直播,直播间的观众不仅可以看到特色产品,还能看到主播背后穿梭在不同摊位的人。集菜直播间工作人员忙碌中告诉记者,他们进行双平台展销,线下10天现场展销、线上10天直播带货,推荐佛跳墙等福州特色年货,优惠力度大、销售业绩可观。据了解,年货大会主办方在现场搭建直播间,驻村干部现身直播间为家乡产品带货,推荐“山里的宝贝年货”。年货大会上,参展商户与达人现场直播销售特色年货,通过直播带货的形式邀请全国网友“云”逛展,将福州年味寄给全国各地的消费者,实现购销两旺。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1 版:要闻】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年味大集 从线下火到线上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