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第三方DeepSeek培训课火热
付费教程“真实用”还是“割韭菜”
作者:孟刚
图片
图片

图一:网络平台上的付费教程。
图二:网络上不同卖家的教程雷同。
■本报记者 孟刚
  “用DeepSeek年入百万元”,看到这样的信息你是否会心动?近日,随着AI智能助手DeepSeek的热度飙升,各种DeepSeek付费培训课程也在各大平台涌现。这些付费教程靠谱吗?消费者该如何避坑?消费者如何甄别繁多的网课?《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网上花式培训课涌现
  近日,国产大模型DeepSeek一经推出,便在科技圈与投资市场引起巨大轰动,成为备受瞩目的新技术宠儿,相关的付费培训课程随之在网络上大量涌现。
  2月10日,记者在网上搜索关键词“DeepSeek教程”发现,从DeepSeek的基础概念到如何使用提示词、安装“本地部署”,再到如何用其卖课变现赚钱,关于DeepSeek的“生意”五花八门。这些教程价格区间较大,从0.01元到9499元不等。
  记者在二手交易平台闲鱼上看到,不少卖家以0.01元的价格销售《DeepSeek从入门到精通秘籍》,称该教程面向普通用户,主要内容是基础操作教学,包括账号注册、提示词输入、内容优化等。有的卖家出售Deep
Seek本地部署教程,价格从1元起。这些教程深入到编程、本地部署、自动化内容生产等专业应用领域,称会提供大量与职业需求紧密相关的专业知识。
  在某短视频平台商品栏目内,关于DeepSeek使用教程的价格大多在20元左右。其中,一家名为“cooluhxde”的店铺以0.12元售卖“清华大学Deep
Seek手册”,其销量超过了7000件。另一家名为“宝贝收藏屋”的店铺,以5.88元的价格销售“清华大学DeepSeek手册”,销量超过了1000件。
  在小红书上,与DeepSeek教程有关的笔记超过1万篇,同时该平台也涌现了大量与DeepSeek有关的付费课程,除了上述基础教程和本地部署,还涉及“玩转高质量写作”“用Deep
Seek写脚本文案,做账号写选题实战课”等具体应用。
  记者还发现,在各大网络平台上,关于利用Deepseek赚钱的帖子和文章比比皆是,比如《如何用DeepSeek赚100万元》《今天我用DeepSeek赚了15万元,分享一些普通人能用的赚钱思路》《用DeepSeek搞副业有救了》《2025适合普通人的DeepSeek赚钱教程》等。
付费教程有隐忧
  人工智能日益贴近我们的生活,了解学习人工智能确有必要。然而,学习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是否必须付费呢?消费者真的能利用DeepSeek赚钱吗?消费者该如何甄别网络教程?
  记者了解到,在DeepSeek火热时,消费者对教程的评价却褒贬不一。有人反映教程带来了诸多便捷,也有人反映自己所买的教程是一堆专业、高大的词语堆砌,只有基础知识,没有深入剖析以及让人眼前一亮的技巧和策略。
  记者发现,有消费者付费购买的教程在网上能够免费获得。以“清华大学DeepSeek手册”为例,该手册内容为清华大学的学术团队近期在视频号上发布的《DeepSeek从入门到精通》免费技术文档。
  记者还发现,一些所谓的培训课程大多是互联网信息拼凑而成,且内容雷同。2月11日,记者在视频平台上搜索“DeepSeek15万”,发现很多博主发布的内容基本一致,不少标题都采用同样的颜色圈注。在电商平台上,记者搜索发现,“DeepseekAI人工智能”和“财神变现好课”教程的文案一模一样。
  如何利用DeepSeek赚钱的教程被很多网友关注。记者调查发现,部分教程的内容仅是卖家和DeepSeek的对话记录,或者是一些已经被公开转载多次的资料。
  记者调查发现,很多DeepSeek教程资料成为引流进行网盘拉新的素材。2月11日,记者在闲鱼平台花费0.88元购买了一套教程,在添加了卖家的微信号后,对方给记者发来一个夸克网盘链接,里面包含了当下Deep
Seek的所有教程类型。该卖家表示,他只是用售卖教程资料的方式引流,用网盘拉新赚钱,用户下载资料后,他会有5元奖励。
  针对近期部分与DeepSeek有关的仿冒账号和不实信息对公众造成了误导和困扰,DeepSeek公司近日发布的《关于DeepSeek官方信息发布及服务渠道的说明》明确,目前除DeepSeek官方用户交流微信群外,DeepSeek从未在国内其他平台设立任何群组,一切声称与DeepSeek官方群组有关的收费行为均系假冒,请仔细辨别,避免财产损失。
理性选择付费教程
  记者了解到,类似DeepSeek培训课火热的情况并不少见,此前,元宇宙、ChatGPT等概念大火时,都有过类似现象出现。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告诉记者,DeepSeek培训课涌现是市场需求的直接反映,既源于行业发展的客观需求,也夹杂着部分从业者的套利动机。如果培训教程质量参差不齐,高价收费与内容价值不匹配,会损害消费者利益并影响行业健康发展。
  清华大学新闻学院与人工智能学院双聘教授沈阳表示,DeepSeek的能力得到了广泛认可,一些人售卖相关教程蹭热度的行为可以理解,但应该避免广告欺诈、损害消费者权益和侵犯知识产权。实际上,市场上有足够的免费学习资源,消费者要谨慎对待收费资源。
  北京观韬律师事务所执行合伙人、知识产权业务委员会主任、律师李洪江认为,在知识付费浪潮中,消费者要理性判断付费必要性。深入剖析AI技术原理、应用场景和开发技巧,提供实际项目案例、解决方案以及个性化指导、答疑或社群支持的教程,通常有较高的付费价值。而对于一些简单、重复的基础知识以及公开资料,消费者可借助免费资源自学,无需付费。另外,承诺短期内实现高薪就业或成为专家的教程,往往夸大其词,缺乏依据,消费者应谨慎。
  浙江大学智能教育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张旭光对记者表示,目前多数付费教程仅停留在工具使用层面,缺乏应用深度和创新性。在特定领域,比如医疗、问诊等的应用,需要专业的训练和指导,这类收费是合理的。但目前市场上那些为了吸引用户,承诺“月入过万”“轻松变现”的教程,则存在夸大宣传之嫌。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3 版:热点】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付费教程“真实用”还是“割韭菜”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