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未经处理的海蜇不能吃
作者:李建

■本报记者 李建
  海蜇是一种暖水性大型水母,其外伞表面光滑很是可爱,蜇体本身也是胶质厚实营养丰富。但是,海蜇和大多数水母一样其实是有毒的。那么,海蜇为什么还可以吃呢?
  中国水产学会研究员刘雅丹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海蜇所含的毒素属于生物毒素,这种毒素是它们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它们的毒素本质上是一种蛋白质,其最大的特点是可以通过特定手段改变它的结构,从而令其毒性丧失。目前普遍采用高浓度明矾和食盐腌制灭活的方法,可以导致海蜇毒素蛋白质变性,让海蜇从有毒到无毒。
  刘雅丹解释说,大多数化学毒素的核心成分是一些无机分子或者结构稳定的有机分子,这些分子比较稳定,诸如加热或其他处理方式均不能改变其毒性。而海蜇的毒素属于生物毒素,其核心成分是蛋白质(或者说是一些多肽),它的缺点是对结构依赖性太高,必须用特定的结构去结合、去催化,然后才能稳定地发挥作用。一旦这些结构被破坏了,毒性也随之被破坏。而毒素祛除后,就可以食用了。
  一般来说,祛除生物毒素,典型的物理方法就是高温煮沸使蛋白质变性。此外就是化学方法,即通过调节毒素蛋白质的浓度密度成分来改变它的结构,常见的海蜇处理方法即用高浓度明矾和食盐腌制灭活,就属于这种。无论如何,在食用海蜇时,应确保其已经过正确的处理和烹饪,避免直接食用未经处理的海蜇,以免引起食物中毒。
  食用海蜇的毒素虽然可以祛除,但有些场景中如处理鲜活海蜇时被海蜇蜇伤,则应立即送医。被海蜇蜇伤后,轻者皮肤红肿热痛,重者可能危及生命。需要注意的是,被海蜇蜇伤后,严禁用淡水冲洗、来回摩擦、挤压伤口,否则会使伤口问题更严重。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4 版:食品】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未经处理的海蜇不能吃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