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郑州讯(记者耿记安)近年来,上门维修家电的消费投诉频发,部分不良商家或骗子利用消费者对维修技术的不了解,通过虚假宣传、夸大故障、乱收费等手段骗取高额费用。4月17日,河南省鹤壁市消费者协会发布消费警示,提醒消费者小心上门维修套路。
鹤壁市消费者协会提醒,上门维修中常见的坑害消费者套路有以下4种:首先是低价诱骗上钩,高价收取费用。上门维修机构常常以“30元上门费”“免费检测”等低价广告吸引客户,上门后谎称核心部件损坏,比如更换主板、压缩机等,收取高额维修费。其次是冒充官方售后。伪造品牌售后电话、网站等接单,上门后收取高额费用。再次是虚构故障。小病大修,将简单问题夸大,比如电路板烧毁、压缩机故障,诱导消费者更换高价配件。最后一种套路是额外乱收费。比如维修后索要高空作业费、技术保密费、加急服务费等不合理费用。
针对这些消费陷阱,鹤壁市消协提醒消费者选择正规渠道预约官方售后,可通过品牌官网、官方客服电话或官方APP预约。警惕小广告,路边传单、非正规网站、个人社交账号发布的维修信息风险高。核实维修人员身份,要求出示工作证或服务工单,核对公司名称、电话是否与官方一致,也可通过品牌官方客服验证维修工身份。提前确认费用,拒绝模糊报价。电话沟通时问清上门费、检测费、配件费,拒绝修完再报价,要求书面报价并签字确认,警惕配件需进口特殊型号加价等话术。保留证据,避免现金交易,可拍摄维修过程,记录更换的旧配件。索要正规发票或收据,注明维修项目、费用、保修期,避免现金支付,尽量通过平台或对公账户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