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施本允
今年第一季度,浙江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系统锚定“共筑满意消费”这一核心目标,大力推进“五围绕五突破”重点任务,在组织现代化建设、消保助力消费等多个关键领域收获显著成效,为全年工作注入了强劲动力。
精心打造特色品牌
记者了解到,浙江省以“一月一调度、分片包干督导”机制为有力驱动,借助视频调度会、实地督导等务实举措,有效破解了各地工作推进中的难点与堵点。在组织建设方面,温州全力筹备全国消费者组织建设现场推进会。台州在创新推进消费者组织现代化建设上成绩斐然,相关经验在中国消费者协会《工作经验交流专报》刊发。
截至3月31日,浙江省市级消保委升格率达72.7%,县级消保委升格率达62.2%。台州、丽水紧随温州之后,实现了全域升格。杭州、宁波、衢州等地正积极推进换届工作,计划于今年第二季度完成市级消保委优化目标。绍兴、舟山、湖州等地基本完成组织架构优化,整体组织建设步伐稳健有力。
围绕浙江省消保委系统制定的《争创先行示范目标清单》《各市消保委“一市一行动”计划表》两张清单,各地结合自身实际,精心打造各具特色的消费维权品牌,致力于形成更多具有浙江标志性辨识度的消保成果,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
杭州巧妙融合茶文化与普法宣传,设立西湖龙井消费教育联络站,成功擦亮“消保助力消费”的特色名片。温州首创人大代表联络站协同机制,联合发布《人大联络站协同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合作备忘录》,并在鹿城区、龙港市人大代表联络站试点设立消费维权点,推动纠纷调解关口大幅前移。嘉兴打造复合型星级维权站点,引入8个专业委员会驻点服务,有力推动消费纠纷在源头得到化解。舟山联合残联共建残疾人之家维权站点,首家残疾人之家消费维权站点在普陀落地,为特殊群体撑起了坚实的权益保护伞。台州优化消费维权专家库运行机制,显著提升纠纷调处的专业化水平。丽水聚焦“一老一小”群体,开发《“浙丽”消费安全知识》等四大课程体系,设置“一老一少”消费教育课程8个,开展针对性宣传教育,筑牢了消费安全防线。
消费者满意度攀升
中消协发布的《2024年100个城市消费者满意度测评报告》显示,浙江省7个参评城市消费者满意度总体位居前列,杭州更是跻身全国前五。省内7个参评城市的平均分为83.42分。值得关注的是,4年来,7个城市的平均分呈现出稳步提升的良好态势,分别为81.9分(2020年)、82.06分(2021年)、82.31分(2022年)、82.81分(2023年)。
各参评城市以测评结果为重要指引,加强结果分析运用,积极补齐差距短板。宁波启动“甬市优消费”专项行动,定期组织开展区县市消费者满意度调查。杭州对标江苏苏州、山东青岛等标杆城市,深入分析比对,重点补强“消费环境”“消费供给”方面的短板。绍兴通过召开专题部署会、举办消费环境建设研讨会、深化媒体合作等多种方式,提升测评知晓率。
提振消费活力迸发
今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期间,浙江省市县联动组织了第二届“放心消费嘉年华”促消费公益活动,杭州萧山设主会场,11地市和各区县设分会场,共同打造了百县百场、万企参与、数实融合、品质保障的“3·15”购物节。宁波打造了集食品、农产品、文创等多元品类于一体的消费场景;温州推出了中医文化、智能养老、智慧家居等“八大沉浸式体验街区”;绍兴发放了120万元“通用家装建材消费券”等。截至3月31日,各市县共举办线上线下促消费活动300余场,带动销售额16.89亿元,较2024年销售额增长305%。
记者获悉,二季度,浙江省消保委系统将乘势而上,加快推进消费者组织现代化建设,确保6月底市级消保委升格率达100%,力争县级消保委升格率达70%;加强百城消费者满意度测评结果运用,精准找出薄弱环节并制定有效措施,持续优化浙江放心消费环境;持续深化“一市一行动”品牌建设,组织开展“放心消费浙里行”“浙江特色伴手礼”等“消保助力消费”系列活动,充分发挥消费者组织优势,在惠民生、护安全、促发展等方面加大突破力度,为大力提振和扩大消费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