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孙蔚)5月20日,住建部副部长秦海翔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累计开工改造老旧小区28万个,惠及居民4800万户、超过1.2亿人。下一步,要加强既有建筑改造利用,努力把老旧房子改造成好房子。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要求转变城市开发建设方式,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和政策法规,大力实施城市更新,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住建部副部长秦海翔表示,近年来,住建部指导各地扎实推进城镇的老旧小区改造,在全国106个社区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着力补齐小区、社区设施建设和服务的短板。截至2024年底,全国累计开工改造老旧小区28万个,惠及居民4800万户、超过1.2亿人,共改造提升各类老化管线36万公里,增设停车位387万个,建设养老、托育等各类社区服务设施7.8万个。各地聚焦人们的急难愁盼问题,大力推进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累计实施改造4.46亿平方米;各地还积极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让行动不便、上下楼困难的老人可以方便地下楼。
下一步,住建部将指导地方切实抓好组织实施,重点做好小区内老化管线改造,消除安全隐患,开展建筑物的屋面、外墙、楼梯等公共部位的维修,小区环境及配套设施的改造和建设,小区内建筑节能改造,支持有条件的楼栋加装电梯,进一步改善人们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持续开展完整社区建设,因地制宜配建和完善社区养老、托育等“一老一小”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停车、充电等市政配套设施,让人们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在基础设施建设改造方面,秦海翔表示,目前,已累计建设改造各类市政管网50万公里,消除城市易涝积水点4800多个。接下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改造任务落实落细。一是继续抓好“里子”工程,持续推进城市燃气、供水、污水、排水、供热等地下管网的升级改造,因地制宜建设地下综合管廊。二是持续提升城市的安全韧性,实施城市排水防涝提升工程,推进城镇燃气安全整治,加快推进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对城市市政基础设施进行实时监测、动态预警、有效处置,切实消除安全隐患。三是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运用信息化、数字化手段,提升基础设施的智慧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