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某二手市场内,二手家电随处可见,但二手家具较少。
■本报记者 李燕京 文/摄
当以旧换新的海报铺满商场橱窗,当国补政策的红利飞入千家万户,不少消费者纷纷将目光投向家中使用已久的旧物,希冀借这股东风让自己的家焕然一新。然而,很多消费者付诸行动时却发现,新物进门容易,旧物出门却难。《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调查发现,相对于电子产品的回收体系比较健全、更新换代容易,旧家具淘汰后往往不知送往何处。
家具淘汰不易
北京消费者李先生趁着国补政策,果断地把家中的两个传统坐便器换成了智能坐便器。李先生告诉《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国补加上企业优惠,一个3000多元的智能坐便器能便宜600元。不过,当商家把两个智能坐便器送到家时,我却发愁了。因为厂家不回收传统的坐便器,物业公司也不让扔到小区垃圾站。”记者从多个小区的物业公司了解到,小区的垃圾点一般不让丢弃家具、家电等大型家庭用品。
消费者张先生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他告诉记者,自己更换了一套沙发,但是商家不回收旧沙发。“一大组旧沙发也不能随便乱扔,找了二手家具回收商,但人家嫌太旧了,不收。”
在北京市丰台区一家二手市场里,一位商贩指着一套裹着保护膜的真皮沙发对记者说:“这套沙发未使用,回收价200元,销售价500元。”说着,商贩又打开了一个实木衣柜:“这是全实木大衣柜,外面是榆木,里面的隔板是樟木。我2300元收的,卖3000元。回收家具第一要新、第二要实木,如果是红木家具回收价格比较高。使用时间长、品相差的家具都不收,收了也卖不出去。”
与旧家具相比,旧家电、电子产品的回收比较容易。记者在多个回收平台上发现,消费者只需线上填写旧家电、电子产品的相关信息、上传照片、完成估价流程,即可预约质检员上门质检和回收,足不出户就能完成。但在回收平台上,产品分类中往往没有“家具”选项。
某二手平台工作人员对记者说:“二手商品的回收价格主要是由其残值、流通性所决定。电子产品在市场上流通性好,手机、笔记本、摄影器材即便只有五成新,只要价格便宜还是有人买;家电产品回收后,即便不能使用还能拆成金属销售。家具就不一样了,更换周期长,使用痕迹明显,原材料不值钱。使用过的浴缸、坐便器、水池、水龙头,根本没人收,个人放在二手交易平台也很难卖出去。”
处理成本较高
淘汰旧坐便器的李先生对记者说:“最后实在没办法,我给了送货师傅200元,让他帮我处理了。”同样,换新沙发的张先生给了送货师傅300元,让他帮着运走丢弃旧沙发。
记者调查了解到,消费者处理很难进入二手市场流通的大型旧物时,几乎都要付费,主要通过运送新商品的送货师傅进行处理。记者询问多位送货师傅了解到,他们收钱后,一般会将旧物送到垃圾渣土消纳中心。
在某线下二手市场中,记者发现有专门骑三轮车运送二手货物的摊贩。一位摊贩对记者说:“没人收的旧家具,你给我们一些费用我们可以给你拉走。收费多少主要看东西大小、距离远近,如果离得不是特别远,抽油烟机、燃气灶收费50元一台,沙发、衣柜连搬带运200元起。我们会将这些东西集中后送往垃圾渣土消纳中心。”
记者了解到,北京市每个区都有垃圾渣土消纳中心,不能进入二手市场流通的旧物、装修渣土等都会送到垃圾渣土消纳中心处理。某渣土清运公司的一位业务人员告诉记者:“我们可以上门清运各种废弃物,用中型卡车的话一车收费1000元,不满一车也按照一车收费。装修、家具等各种废旧物品,只要不是有害物质,我们都可以清运。我们运到垃圾渣土消纳中心也是要缴费的。”
北京市一家物业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业主淘汰旧的家居用品是常事,但对于小区的管理却是大事。淘汰的浴缸、坐便器、衣柜等大件物品,扔在小区垃圾站显然不合适,如果找清运公司,物业公司找的话一趟要七八百元,业主自己找可能要千元左右。最近各种补贴政策出台,我们负责管理的小区里,被偷偷丢弃的家具明显增多,于是,今年我们定期请清运公司把这些东西清运走。现在,业主自己淘汰旧物的成本太高。”
面对淘汰的家居产品难处理的问题,北京消费者张先生认为:“处理废弃物交一定的费用正常,多数居民也认同这一观点。但现在的问题是不仅费用太高,还不容易找到正规的清运企业,很多清运商贩都是随便开价。”
体系有待健全
针对当前家具回收难的原因,一位业内人士分析称,首先,物流成本占比高,大件家具运输费用在回收成本中占比超过40%,这使得许多企业对回收大件家具望而却步;其次,估值标准缺失,残值评估较乱;最后,回收网络碎片化,社区覆盖率不足,回收便利性差。某二手平台回收业务负责人表示:“短期而言,需以政策引导提升回收便利性;长期来看,需要建立分级估值体系,让旧物有价可循。”
据记者了解,各地有关部门正在积极制定相关政策,健全回收体系。不少地区已经明确提出建立健全回收站点、分拣中心、集散中心等废旧物资回收体系。
据了解,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制定出台了《北京市低值可回收物体系建设推广工作方案》。按照方案要求,在2024年试点的基础上,2025年试点将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实施,在各街道、乡镇覆盖率达到100%,促进低值可回收物应分尽分、应收尽收。对于废弃家具等大件垃圾和小旧家电,可通过设置投放点、预约上门或开展集中投放日等形式回收。
另据了解,近年来,浙江省嘉兴市针对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准入门槛低、全品类回收难等问题,采取了体系构建、激励参与、规范运作的策略,初步实现了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一张网”。这一体系以3个区级分拣集散中心为核心,6个镇级分拣中心和23个网点为支撑,覆盖了废塑料、废金属、废橡胶等7大类以及塑料包装物、饮料瓶、纸质包装物等26小类再生资源的全品类回收。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发布的《中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报告(2025)》显示,2024年我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规模持续扩大,回收总量达到4.01亿吨,同比增长6.5%,回收价值达1.33万亿元。上述报告指出,在政策红利和技术创新的双重驱动下,我国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日渐完善,行业正朝着规范化、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