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车厢内的大屏幕可以观赏京津冀风土人情。
图二:“星光·燕赵号”旅游列车。
■岳阳 本报记者 董芳忠
7月9日8点35分,一列蓝色渐变的列车载着200余名旅客从北京站缓缓驶出,标志着京津冀首列观光旅游专列“星光·燕赵号”正式投入运营。这趟由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北京局)、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中国旅游集团投资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旅资本)共同打造的旅游列车,将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注入新活力。
车厢焕新 一节一主题
记者从国铁北京局获悉,本次全新打造的“星光·燕赵号”旅游列车,实现了从“交通工具”向“移动观景客厅”的蜕变。全列7节编组,包含4节观光车厢、1节主题餐车、1节全景观光车厢和1节多功能娱乐车厢,可载客208人,形成集观光、餐饮、娱乐于一体的移动文化空间。
列车外观采用蓝色渐变色系设计,将绿水青山与中国文化元素融入外皮涂装设计,以天空、河海、青山的渐变蓝为主色系,赋予车身动态美感,展现移动的文化风景。1号车厢“旭日东升”以晨光配色传递蓬勃朝气;2号车厢融合蔚县剪纸、京剧脸谱等非遗元素;3号车厢刻画故宫、天坛、外八庙等北京、河北古建筑纹理;4号车厢以张家口冰雪为主题营造北国风情;5号车厢展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现代画卷;6号车厢铺陈青山绿水草原绵延的燕赵自然画卷;7号车厢收束于璀璨星河灯光,为旅途写下梦幻句点。
沉浸体验 科技赋能文旅
“星光·燕赵号”旅游列车在车厢内部升级打造“移动观景客厅”,让旅客畅享山河美景。车厢甄选掐丝珐琅、景泰蓝等非遗工艺装点内饰,以低饱和度莫兰迪色系营造车厢舒缓氛围,使窗外流动风景与车内生态美学相映成趣。车厢内部分区域还有《韩熙载夜宴图》《马术图》《胡人出猎图》等明清画家的绘画作品展示,等待旅客发现。
多功能娱乐车厢和全景观光车厢配备智能交互显示屏和顶部LED天幕,将科技创新与文化旅行深度融合;采用大观景窗、侧顶天窗与顶部LED天幕衔接,让燕山叠翠与华北平原的壮阔风光一览无余,让旅客沉浸于“车在景中行,人在画中游”的极致体验中。
4节观光车厢创新车厢卡座及对窗座椅布局,搭配头等舱尊享座椅和可折叠桌板(座椅含有电动按摩、USB充电等功能),无论是品茗畅聊、桌游互动,还是临窗观景、记录风光,都能随心切换。列车特设私享包厢2个,配备独立卫生间,大尺寸景观窗。多功能娱乐车厢和全景观光车厢采用Low-E玻璃,结合智能调光膜与紫外防护膜的3层复合技术,能够有效阻隔紫外线及热量,并可自由调节车窗透光度。
此外,车厢内还设有精品吧台及多功能娱乐舞台,为旅客打造“车行景移,坐享舒适”的旅行体验。在适老化上,列车围绕银发客群优化设计座椅、便器的尺寸和布局,增设扶手、防滑地垫、急救用具、紧急呼叫按钮、轮椅渡板等功能设备。
特色组合 满足多元出行需求
“星光·燕赵号”旅游列车采取班列式开行方式,以旅客需求为导向,定点发车、准时到达。
国铁北京局、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中旅资本依托“京铁乐游”“星光列车”品牌,在旅途中准备了“燕赵佳膳”特色餐饮,策划了皮影、糖画等非遗手工体验,组织民乐、相声、京剧、魔术等文娱巡演和互动活动。旅客还可以选择串联景区、酒店、餐饮、度假等多种组合,选配互动研学、温泉疗养、家庭亲子、摄影风采等丰富多彩的地接旅游产品。
据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星光·燕赵号”旅游列车开行运营,是国铁北京局、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旅资本“路地企”3方协同合作的新型模式,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走深走实的具体实践,是提振消费的有力举措,对京津冀区域优化资源配置、培育消费热点、打造旅游新模式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本文图片由本报记者董芳忠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