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飞出消费新天地
作者:黄劼 文/摄
图片

图:深圳市举办的低空经济展会现场。
■本报记者 黄劼 文/摄
  7月15日上午9点,公司白领林琳的手机响起提示音,她刚下单的咖啡正由无人机配送,15分钟后将精准降落在办公室露台的智能停机坪上。这一场景,正是深圳低空经济蓬勃发展的生动写照,也是当下消费新场景的鲜活案例。
  近2年来,深圳的低空经济场景迅速拓展,覆盖了空中通勤、物流配送、城市治理、应急救援等多个领域,成为全国低空经济场景最丰富的城市之一。低空物流快递、低空交通出行、低空旅游观光、低空医疗救援……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正以“飞”一般的速度融入深圳人的日常工作与生活。
低空配送改变生活
  在华侨城创意园,一家奶茶店推出“无人机限定配送”服务。消费者
  扫码下单后,无人机将奶茶悬停在半空,消费者只需伸手摘下挂在无人机下方的特制包装,就能快速拿到自己点的外卖,其速度比地面快递小哥快一半以上。像林琳在办公室露台取咖啡一样,这种便捷的“空投”取货方式正逐渐变得常见。
  在紧急救援方面,低空物流展现出了强大的时效性。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与无人机企业合作建立的“空中急救绿色通道”已运行半年。一架搭载抗凝血药的无人机仅用7分钟便抵达蛇口某小区,比救护车节省了23分钟。目前,深圳市构建的“5分钟社会救援圈”中,搭载AED设备的无人机可在黄金时间内抵达患者所在现场。
  低空经济的发展让物流业迎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实现了效率与体验的双重升级。在深圳市龙岗区一家公司的无人机运营中心,记者看到,大屏上实时跳动着全市137架无人机的飞行轨迹。“日均配送量超5000单。”工作人员介绍说,目前深圳已开通207条航线,覆盖餐饮、医药、生鲜等领域。
消费场景全面开花
  低空经济不仅解决了地面“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还开辟了“向上”的消费空间。
  在大鹏新区,深圳市推出了全球首个“无人机牵引蹦极”项目,游客从悬停的微型飞行器上一跃而下,体验独特的蹦极乐趣。在华强北,“1小时空投电子配件”服务让创客们用无人机接收最新显卡,比地面穿梭取货更加便捷。
  天虹商场推出的“无人机求婚”服务,已促成127对情侣成功求婚,为浪漫增添了别样的色彩。大疆“天空美术馆”每晚在人才公园上演千架无人机动态灯光秀,观众通过手机AR,可与空中的无人机图案进行互动,带来沉浸式的视觉体验。在深圳中心公园,无人机配送航线开通后,家长只需动动手指,无人机就能为在公园里游玩的孩子们“空投”炸鸡、奶茶。
创新培育发展沃土
  深圳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离不开一系列开创性的政策突破。2024年出台的《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是全国首个低空经济领域的地方性法规,明确规定了120米以下空域的管理规则,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同年建成的城市级无人机监控调度系统,实现了对每架无人机的实时监管,确保了飞行安全。目前,深圳市已开放了包括前海、南山、龙岗在内的多个试点空域,允许无人机在超视距条件下运行。
  政策红利吸引了大量企业布局深圳低空经济领域。大疆在深圳建立全球研发中心,不断提升无人机的技术水平和性能;美团无人机将总部设在龙华,推动无人机配送服务的普及和应用;顺丰在宝安国际机场建立低空物流枢纽,启用丰翼低空智慧物流运营中心,载货无人机7分钟便可完成15公里运输,配送效率提升4倍,日均处理快递超2000单,实现15公里范围内5公斤货物配送。目前,深圳已经聚集了全国60%的低空经济相关企业,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深圳的低空经济应用版图还在持续扩展。记者获悉,2026年,深圳将开通首条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连接宝安国际机场与东莞松山湖,进一步缩短城市间的交通时间。大疆推出的“城市空中网格”项目,将在深圳部署1000个微型起降点,提高无人机的起降效率和覆盖范围。华为正在研发基于5.5G的“空天地一体化”通信网络,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强大的通信支持。
  随着更多低空经济应用场景的涌现,深圳120米以下的天空正在变成一座立体的“空中城市”,不仅重塑着人们的消费体验,更重新定义了未来城市的空间维度。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4 版:市场】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飞出消费新天地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消费者报社有限公司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