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浙江桐庐
以品牌建设为抓手 激活制笔业新动能
作者:施本允

■本报记者 施本允
  从家家户户的“作坊经济”到年产值超50亿元的“中国制笔之乡”,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分水镇用一支笔书写了“小产品撬动大市场”的故事。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产品同质化、设计创新不足等问题逐渐显现。如何让这支“富民笔”焕发新活力?记者日前了解到,桐庐县市场监管局聚焦传统制笔产业升级需求,以品牌建设与知识产权保护为核心抓手,通过一系列举措,推动制笔产业突破发展瓶颈,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政策领航发展新生态
  针对制笔产业在研发设计、品牌标准等方面的痛点,桐庐县市场监管局联合科技部门制定《关于加快推进桐庐县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创新的若干意见》,集成研发扶持、知识产权保护等政策红利,为企业创新和发展提供系统性支撑。同时,桐庐县市场监管局整合政府职能部门、行业协会、科研院所等多方资源,针对企业技术攻关、专利布局、品牌建设等差异化需求,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桐庐县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局全面实施知识产权全生命周期增值服务,这种“政策+服务”的集成模式实现了服务内容全方面覆盖、服务渠道多元化延伸,今年以来已累计为企业提供商标注册、专利申报等精准服务30余次,预审笔类等外观设计专利34件。
品牌赋能打造新优势
  “市场监管部门从标准解读到材料填报全程指导,仅用45天就完成了原本需要3个月的准备工作,大大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话语权。”桐庐正华文化用品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说。近年来,桐庐县市场监管局深入实施“千企创牌”行动,建立品牌企业梯队培育库,引导企业申报“品字标”浙江制造认证及县政府质量奖。目前,该县已有10家制笔企业顺利通过“品字标”浙江制造认证。
  桐庐县市场监管局创新设立“流动品牌指导服务站”,采用“1+1+N”专家服务模式,为企业提供定制化质量管理与品牌策划指导。持续深化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平台建设,提升质量技术集成服务,累计服务辖区企业832家次,解决56个技术难题,推动12家品牌企业导入卓越绩效、精益生产等先进质量管理方法。
  桐庐县市场监管局联合制笔协会开展业务员专项培训,指导企业拓展线上电商渠道,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营销体系,有效提升品牌市场覆盖面,打通产品市场化“最后一公里”。
  近日,在了解到桐庐九代文具有限公司制笔企业研发新产品有资金困难后,市场监管局深入开展入企服务,精准对接需求,搭建企业与金融机构沟通桥梁,协调解决知识产权质押登记难题。“过去觉得专利只是‘技术证书’,现在才知道它还是‘融资通行证’。”桐庐九代文具有限公司制笔企业负责人说。据了解,该企业通过专利质押融资350万元,顺利启动竹制铅笔研发投入,预计新产品上市后可新增年产值6000万元。
筑牢产业发展新屏障
  “以前最怕花大代价研发的新款笔被仿冒,现在有了全链条保护,我们敢投入、敢创新了。”在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座谈会上,不少制笔企业负责人表示,维权环境的优化让他们更有底气攻克核心技术,推动整个产业向“智造”价值链高端攀升。
  针对制笔行业仿冒侵权高发问题,桐庐县市场监管局依托国家级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规范化试点、知识产权纠纷快速处理试点建设,为笔类企业量身打造维权快车道。目前已发布的《桐庐县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和专利纠纷调解及快速处理暂行办法》,对由桐庐县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预审的笔类等3类外观设计开启“优先受理、优先调查、优先裁决”通道,预计平均行政裁决、行政调解案件办理周期缩短20%以上。
  “目前,我们已经搭建了‘1+4’知识产权制度保护体系,以《桐庐县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和专利纠纷调解及快速处理暂行办法》为主,配套发布2项办法、联合多部门出台2项工作指引,通过制度+服务+协同三维发力,推动知识产权保护全链条贯通、全领域覆盖,实现‘一套办法管保护’。”桐庐县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说。
  未来,桐庐县市场监管局将持续深化品牌创建与知识产权保护,以更精准的政策、更优质的服务,推动制笔产业从制造向智造、创造跨越,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4 版:市场】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以品牌建设为抓手 激活制笔业新动能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消费者报社有限公司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