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介绍“十四五”时期市场监管高质量发展成就(实录)

(上接2版)
  三是在培育建设质量强县(区、镇)方面,我们更好发挥质量在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引导县域城市立足自身资源优势,探索质量强县培育建设特色模式和路径。制定质量强县培育建设方案,注重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推动超过1200个城市实施质量强县战略。建设数字化服务平台,将首批580个城市纳入培育库,促进城市加强质量监测和比对提升。我们开展质量强县培育建设创新试点和百城质量提升活动,鼓励城市开展特色质量实践,交流推广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以点带面打造区域质量发展新优势。
  四是在强化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我们充分发挥质量基础设施在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有力支撑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建成208项计量基准、7.4万多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1.8万多种国家标准物质,国家量值传递溯源体系更加完善。批准发布国家标准1.3万余项,主导制定国际标准1079项,标准在引领产业发展和消费升级中的作用更加显著。新增检验检测机构4138家,规划建设国家质检中心874家,质量基础设施先进要素不断向培育新质生产力聚集应用。
  下一步,我们将紧扣质量强国建设目标和人民群众关切的质量问题,进一步完善质量政策措施,全面加强质量管理,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质量支撑。谢谢。
  寿小丽:请继续提问。还有一位记者举手,最后一个问题。
  光明日报记者:当前,我国医药产业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创新药品医疗器械研发上市、惠及患者。请问在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方面有哪些进展?谢谢。
  罗文: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请杨胜同志回答。
  杨胜:谢谢记者朋友的提问。“十四五”期间,我国医药产业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2024年12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这个意见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重要部署的具体举措。这一轮新的改革在药品研发、审评、生产、流通、使用的全过程都进行了系统谋划,在支持研发创新、提高审评审批质效、严格产品质量监管、扩大对外开放合作等方面提出一系列重要改革措施。在此简要介绍四个方面的落实进展情况。
  一是进一步加大研发创新支持力度。建立从研发前端到审评末端的全流程跟踪指导服务网络,引导企业以临床为导向、以患者为中心开展新药研发。出台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的十条具体举措,开展医疗器械临床研究成果转化“春雨”行动,遴选一批“中国造、全球新”的医疗器械进行重点跟踪服务。颁布了2025年版《中国药典》,有效发挥标准的引领作用。正在研究制定药品试验数据保护实施办法和工作程序,切实强化药品知识产权保护。
  二是及时推广复制改革试点经验。全面推行在30个工作日内完成重点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在11个省(市)开展药品补充申请审评审批改革试点,将需要核查检验的补充申请审评时限由200个工作日缩短为60个工作日。优化药品注册检验程序规定,减少样品用量,大幅减少企业送样的成本。
  三是全力支持医药产业开放合作。支持企业在全球同步开展药物临床试验,缩短药品全球上市周期。支持外商投资企业将原研药品、生物制品和高端医疗装备等引进境内生产。拓展药品医疗器械出口销售证明出证范围,为我国药品“走出去”提供有力支撑。
  四是打造适应产业发展的监管能力。服务国家区域重大战略,优化监管技术支撑机构设置,着力发挥审评检查分中心的作用,正在加快推进京津冀、华中、西南三个分中心的组建工作。实施药品监管科学行动计划,加快开发监管新工具、新标准、新方法。大力发展智慧监管,建成疫苗药品电子追溯体系,全面提升全生命周期监管数字化水平。
  接下来,国家药监局将继续全面推进药品监管改革新实践,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意见》的贯彻落实,切实将改革红利转化为发展的动力。谢谢!
  寿小丽:谢谢罗文局长,谢谢各位发布人,谢谢各位记者朋友的参与,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到这里,大家再见。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3 版:热点】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介绍“十四五”时期市场监管高质量发展成就(实录)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消费者报社有限公司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