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福州讯(曾文婷 记者张文章)“本以为公司注销无望,没想到新政策解决了大问题。”近日,福建省厦门市政务中心登记窗口一位咨询者感慨道。其家人为厦门某实业有限公司股东,因突然离世,企业注销面临难题。厦门市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主动引导其通过代位注销机制办理,帮助企业画上句号。
近年来,厦门市市场监管局以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为目标,深化准入—准营—退出全链条证照便利化改革创新。准入环节推行一站式开办服务,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准营环节创新实施准营承诺即入制改革,8项市场监管领域许可实现当场承诺当场发证。新推出的代位注销机制,正是该局在退出环节打通的又一关键节点。
为进一步激发经营主体竞争活力、完善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厦门市市场监管局近日在福建省率先出台《代位注销登记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引》),明确当经营主体因投资者死亡、注销或被撤销等特殊原因难以注销时,可由该投资者的合法继受主体或股东(出资人)提交明确承继关系的材料,代位办理注销。
具体而言,代位注销适用于公司股东、非公司企业法人的主管部门(出资人)、合伙企业合伙人、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分支机构隶属企业、个体工商户经营者等投资者死亡、注销或被撤销的情形,同时《指引》对经营主体出现强制清算、破产等特殊情形时如何办理注销进行细化规定。
针对不同类型的经营主体,《指引》梳理8类投资者缺位具体情形,分类提供符合法律规定的解决方案,涵盖自然人投资者死亡,非自然人投资者注销或被撤销,分支机构隶属企业注销、被撤销被裁定强制清算或宣告破产,经营主体或其投资者被强制清算或破产等场景,便利申请人照单准备相关材料,少走弯路、快速退出。
为更好保障债权人、股东权益,《指引》明确了事前救济、事后纠错两类途径,对无法办理注销登记的,或办理代位注销所依据的申请材料被法院确认不成立、无效或者撤销的,明晰相应救济渠道,形成办理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