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食品科普进校园
作者:耿记安 文/摄
图片

图:科普课堂上,学生们踊跃互动。 耿记安/摄
  本报郑州讯(记者耿记安)“老师,这杯‘橙汁’怎么和买的味道不一样?”9月4日下午,河南省洛阳市西工区芳林路小学的教室里传来阵阵惊叹。洛阳市消费者协会邀请的公益讲师,正以一场别开生面的“饮料复刻实验”活动,为学生们讲解食品添加剂的知识,通过趣味互动引导学生树立健康消费理念。
  演示环节,讲师先向透明清水中滴入2滴柠檬黄色素,水立刻变成鲜亮的橙黄色;接着加入少许橙味香精,浓郁的橙子香气瞬间散开;最后放入一勺白砂糖搅拌融化,短短几分钟,一杯“橙汁”便完成了。学生们凑近观察,惊讶地发现这杯“橙汁”的外观、气味都和鲜榨的橙汁相似,实际却几乎不含天然果汁。
  随后,讲师结合饮料配料表,讲解阿斯巴甜、柠檬黄等添加剂的作用,强调合规安全使用,并手把手教学生查看食品标签,引导大家养成健康消费习惯。
  “一瓶500毫升的可乐,含糖量相当于15块方糖!”讲座环节,讲师展示的“糖分堆积”模型让学生们很惊讶。在“健康饮品DIY”环节,学生们用新鲜芒果、酸奶、蜂蜜制作无添加果茶,对比品尝后纷纷表示:“自己做的果茶果香浓郁。”
  据了解,洛阳市消协将青少年教育作为消费教育的工作重点,坚持维权、引导和关爱相结合,为青少年日常生活消费保驾护航。“未来,洛阳市消协将持续策划并开展系列主题活动,以‘小手拉大手’为抓手,带动家庭成员共同养成健康消费习惯,为儿童消费安全构建坚实可靠的防护屏障。”洛阳市消协秘书长宋文辉表示。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4 版:食品】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食品科普进校园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消费者报社有限公司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