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乡村振兴
小小豆腐干蹚出幸福路
作者:施本允

■本报记者 施本允
  在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拥有“方、鲜、韧”独特风味的横畈豆腐干曾是横畈镇人们餐桌上的惬意滋味。如今,在市场监管等多部门的推动下,横畈豆腐干通过产业链构建、标准化生产、品牌化保护,蝶变成为带动乡村振兴的共富密码。
  “以前都是小作坊生产,现在搬进400多平方米的标准化车间,我们发展的信心更足了。”潘联村横畈豆腐干“共富工坊”负责人马林华望着崭新的生产空间难掩喜悦。
  此前,尽管横畈豆腐干已被列入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长期受限于“低小散”的生产模式,产业规模难以突破。为破解难题,临安区深化村企、村社、村校多方合作,牵头成立由多村集体持股的临安青富土特产有限公司,采用“村集体+强村公司+企业”的合作模式扩大产能,构建“生产+销售”的一体化产业链。
  目前,该公司已与15家食堂建立稳定供货合作,产品销售网络持续拓展;线下渠道同样亮眼,2024年12月横畈豆腐干专营店开业,2025年月均营收超13万元。
  “做豆制品,最怕散、乱、差,我们建‘阳光小作坊’,就是要打破固有印象,让横畈豆腐干走得更稳更远。”拥有19年豆腐制作经验的杭州临安某豆制品小作坊负责人任小平说。据了解,该作坊作为横畈豆腐干匠心传承的代表,已入选杭州市临安区“天目寻匠·共富工坊”试点。
  记者了解到,为保障产品品质,临安区市场监管局严格依照相关标准,对横畈豆腐干生产企业及作坊开展检查,今年累计检查35家次,重点核查原料采购、生产记录、贮存条件三大核心环节,发现的25个问题均已完成整改。在服务端,该局积极推广“阳光小作坊”建设,推动100%生产作坊接入智慧监管平台,构建源头可溯、过程可控、风险可防的全链条治理体系,实现生产全过程可视化、规范化监管。
  聚焦横畈豆腐干产业发展,临安区市场监管局以“服务+监管”双轮驱动激活品牌价值。一方面,为企业提供专业知识产权服务,助力品牌规范化发展;另一方面,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持续提升横畈豆腐干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我们将以‘食安共富幸福村’建设为契机,严守食品安全底线,深化‘阳光小作坊’智慧监管,强化商标培育与知识产权保护,通过标准化生产筑牢品质根基,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和村民致富,让横畈豆腐干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助推器。”临安区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如今,横畈豆腐干产业蓬勃发展,不仅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拓宽了村民增收渠道,更吸引了村内富余劳动力本地就业。下一步,临安区将持续推进“食安共富幸福村”建设,完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推动横畈豆腐干等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4 版:食品】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小小豆腐干蹚出幸福路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消费者报社有限公司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