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施本允
每年桑葚成熟时节,在浙江台州戴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非遗传承人戴可杰与韦凤萍夫妇都会悉心熬制桑椹膏。
江南老戴家的非遗养生膏方,传承已逾八百年。历经三十代人的坚守,采果治膏已从家族自用走向乡邻共享,古法技艺与现代标准彼此交融。古老的膏方早已超越技艺本身,成为连接产业与民生、传统与现代的温情纽带,绘出一幅“非遗焕活、产业兴村、群众增收”的共富画卷。
桑椹种植是膏方产业的根基,也是农户增收的源头活水。为筑牢从“枝头”到“舌尖”的安全防线,临海市政府、市农业农村局等部门联合出台标准化操作规范,严格管控农药与添加剂的使用;临海市市场监管局通过不定期抽检,为产品品质保驾护航。一份历年抽检合格率达100%的成绩单,不仅回应了市场对“原生态”的期待,更让种植户们吃下了“品质致富”的定心丸。
品质提升源于技术赋能。以临海市农创客发展联合会为聚集点,专家沙龙、农创训练营、乡村会客厅等系列活动常态化开展,成为交流科学种植技术、培优高品质桑果的“田间课堂”。作为会长单位,台州戴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已吸纳会员80余人,辐射带动涌泉镇2000余亩桑椹种植区,实现产量与品质的双向跃升。
从“家庭作坊”到“阳光工厂”的跨越,是技术赋能与标准共建的生动实践。为了让古法膏方既保持老味道又提升新品质,临海市市场监管局主动上门提供服务指导,科学布局各大功能区块,通过接入监控摄像头、安装车间监控系统等举措,提升生产车间硬实力,让生产环节看得见、管得细;通过“浙食链”系统赋码上链全线产品,实现顺向可追踪、逆向可溯源、风险可管控;通过导入SOP标准规范化操作体系,完善生产管理制度,全面提升产品品质与食品安全水平。
在食安共富的道路上,戴可杰、韦凤萍夫妇不断推陈出新,在传统古法加工中融入现代生产工艺,研发出具有养生功效的梨膏、姜膏、蜜橘膏、枇杷膏、铁皮石斛膏等膏方。
为放大非遗养生膏的品牌效应,临海市通过知识产权赋能,引导非遗技艺持有公司注册品牌“江南老戴家”;在5A级台州府城文化旅游区打造“江南老戴家养生膏方生活馆”“江南膏方传习所”,让游客沉浸式体验熬膏技艺,推动“非遗+文旅”融合。同时,依托电商平台、养生膏方生活馆等渠道构建线上线下联动营销模式,推动非遗项目与采摘旅游、体验工坊、电商融合。据悉,目前江南老戴家的膏方年销售额已突破200万元,消费者复购率达8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