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单骑万里播《消法》
讲述:河南省驻马店市新蔡县消费者协会原秘书长薛宝君 整理:本报记者耿记安
作者:耿记安
图片

图:薛宝君在学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 资料图片
人物简介
  薛宝君,河南省驻马店市新蔡县消费者协会原秘书长、驻马店市开发区消协原秘书长。在职期间,曾创办了河南省第一个县级“3·15特别报道”电视栏目,创办了河南省首家民间消费维权组织“驻马店市消费维权志愿者协会”,建立了驻马店市第一个“3·15消费者投诉中心”。2000年1月1日,经单位领导审批同意后,他独自骑着自行车,穿着“薛宝君3·15维权万里行、中国消费者报伴我行”的户外冲锋衣,走遍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历时2年多,行程4.3万公里,进行“3.15维权世纪万里行”活动,开展消费维权调研,大力宣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增强广大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2024年7月退休后,薛宝君没有离开维权一线,在《话说3·15》《维权在行动》《30年维权路·问路说》等栏目里,持续帮助消费者维权并分享消费维权观点。
  日前,我收到《中国消费者报》河南记者站记者的邀请,让我讲讲和《中国消费者报》的故事。其实,我与《中国消费者报》的最初相遇,源于1997年那场揪心的医疗纠纷。
“一次相助”成起点
  那是一个萧瑟的秋日,河南省驻马店市新蔡县农民曹金星夫妇攥着胸片走进我办公室时,眼睛里还泛着泪光。
  片子上7岁女儿曹丹右肺上叶处鸡蛋般大的囊肿十分扎眼,可本该切除病变的手术,竟误切了健康的右肺中叶。这对夫妻带着孩子两度开胸,维权半年却被医院反复推诿……
  看着夫妻俩奔波半年熬红的眼,那时担任新蔡县消费者协会秘书长的我,当即受理了投诉。我去图书馆查阅资料,咨询专家后综合判断,这是一起典型的医疗事故。
  可当时的维权路比想象的要难太多:法院判决赔偿要有医疗事故判定书,医疗事故判定书必须由医疗主管部门出具,医疗主管部门出具医疗事故判定书前必须要由医院先出鉴定意见,可医院又揣着明白装糊涂,就是避重就轻不出具医疗事故的结论性意见。于是,这起本来事实明显的医疗事故纠纷陷入了僵局。
  转机,是从我找到《中国消费者报》河南记者站时出现的。1997年12月,我抱着一大摞材料找到《中国消费者报》河南记者站。当我看到驻站记者翻看材料时紧锁的眉头、追问细节时聚精会神的样子,我的心里猛地一热。随后几天,《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陪着我一遍遍核对手术记录,帮我梳理成清晰的证据链,又马不停蹄地反馈给报社组织采访报道。没过多久,中国消费者报社用一个整版刊登了小曹丹的遭遇,把医院误切肺叶、夫妻维权受阻的细节公之于众。
  关于小曹丹的新闻报道后,在社会上瞬间形成了舆论压力,僵持的局面终于松动。最终医院虽未明确承认“医疗事故”,却补偿了小曹丹费用。
  小曹丹医疗纠纷的成功处理让我听见了《中国消费者报》的正义之声,看着桌上那版带着温度的《中国消费者报》,一个念头越来越清晰:我要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送到更多人身边,让老百姓和全社会知法、懂法,让消费者遇着事有处说、有人帮。
  这成了我后来万里维权路的起点,也让我与《中国消费者报》的缘分,从“一次相助”变成“一路相伴”,并最终铸就了我4.3万公里的逐梦前行。
万里骑行播《消法》
  经过近两年的规划和筹备,2000年1月1日,我正式开启了“单骑走神州,万里播《消法》”的征程。
  那天上午,我推着改装后的自行车,站在驻马店市区宾馆门口,车把上插着“单骑走神州,万里播《消法》”的小红旗,车后架上装着满满两袋《消法》宣传册。出发前,《中国消费者报》记者专程采访我,还给了我一份报社各省记者站记者的电话通讯录。一篇《单骑走神州,万里播〈消法〉》见报后,多地消协主动联系报社对接住宿、提醒路况,报社更开辟“薛宝君维权世纪万里行”专栏,让我2000年1月至2002年3月这趟4.3万多公里的行程,每一步都成了播撒《消法》的脚印。
  我的万里骑行路线从河南起,一路南下。2000年秋,我刚到安徽叶集,在我的摊位前,一位大爷举着小曹丹事件的剪报问我“买农具被坑如何讨说法”。我指着宣传册上的条款告诉他“找消协,有《消法》给你撑腰”。大爷攥着册子笑得分外踏实——小曹丹医疗纠纷的报道成了消费者认可我的“名片”。
  从安徽往湖南、江苏、上海走,从2000年冬到2001年春,每到一地,《中国消费者报》各地记者站总是联系当地工商、消协帮我打通前路。2000年12月在湖南,冻雨打得我浑身发僵,骑到长沙时腿直打哆嗦。时任湖南省消费者委员会秘书长伍作法塞来棉衣,《中国消费者报》湖南记者站记者紧跟着送来一件户外冲锋衣,衣服前后印着“薛宝君3·15维权万里行、中国消费者报伴我行”,红底白字格外醒目。从此以后,这件衣服跟着我走完了剩余的3万多公里行程。行程结束后,虽然这件衣服已经磨损得没法再穿,可我依然在家里珍藏着,因为那是我和《中国消费者报》4.3万公里的逐梦情缘。
  2001年秋在海南文昌,一位阿姨听当地消协说我要来,拿着《中国消费者报》等了我几个小时,咨询我帮她退假化肥。至今我还清晰地记得,阿姨拉着我的手说:“报纸上写你能办事,我就信你。”
  2001年下半年往西走的路更难,《中国消费者报》的帮扶却从没间断过。在西藏那曲,《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联系当地消协帮我备好抗高反药;在新疆喀什,《中国消费者报》记者托工商部门协调,监管人员陪着我发放宣传册;在甘肃敦煌,一位老人听消协说我来了,拿着曹丹事件剪报找我帮忙追回保健品商贩骗他的养老钱。临别时,老人硬往我手里塞鸡蛋:“当年看你帮娃维权,就知你是好人。”
  2002年3月,我骑着自行车来到了万里播《消法》的最后一站——北京,《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已经在报社门口等我,手里举着当天的《中国消费者报》,1版刊登的《薛宝君:单骑万里播〈消法〉,今日抵京圆初心》看得我热泪盈眶。那一刻,我像流浪的孩子回到了家一样感动而温暖;那一刻,我忽然想起1997年那个深秋——若没有记者的较真、报社的报道,小曹丹的公道可能会永远石沉大海,我也不会有勇气在《中国消费者报》的感召下踏上这趟万里之路。
共同守护和谐秩序
  骑行结束,我带着激情更加专注地投入到自己喜爱的消费维权工作岗位上。单位领导多次提过调整我的工作,我都拒绝了,因为我最痴心最热爱的永远是消费维权第一线。
  20多年来,我消费维权的脚步从没停下。2016年,我牵头发起成立了河南省首家民间消费维权组织——驻马店市消费维权志愿者协会。《中国消费者报》得知后专程派记者采访,刊登了“从单骑万里到聚众维权,薛宝君的初心没变”的专题报道。
  其间,我自己书写的传记《问路》出版,书里不少内容都采自2000年至2002年的《中国消费者报》“薛宝君维权世纪万里行”专栏报道。我把那些文章、小曹丹事件的整版报道一一剪下来,仔细装订成册,虽然岁月流逝纸页泛黄,但永远是我心中激励自己的最珍贵最鲜活的素材。
  2024年7月,我办理了退休手续,然而我消费维权的心永远“退而不休”。书架上,过去那本装订好的泛黄《中国消费者报》剪报永远摆在最显眼处,旁边是《问路》,册子里2000年到2002年的《中国消费者报》报样与书中文字相映成一幅消费维权的美丽画卷,一旁摆放着协会最新的维权案例和最新的《中国消费者报》。
  有人问我跑了一辈子维权路累不累?我总指着这些物件笑笑:1997年那场小曹丹的医疗纠纷让我遇见《中国消费者报》、见证正义,2000年到2002年万里骑行路上《中国消费者报》陪我踏遍山河,现在带着志愿者为了消费者的满意和幸福接着奔波,这日子过得比啥都有劲儿。
  我始终记得一句话:“生命系于维权”——这不是一句口号,是我写在传记《问路》里的诺言,更是我想继续做下去的事。而我理解的维权,从来不是“偏帮一方”,既要为消费者护好“钱袋子”,也会维护商家的合法权益,毕竟公平的消费环境,需要买卖双方共同守护,和谐幸福的社会秩序需要大家共同来守候。
  在消费维权战线上工作了30多年痴心不改,万里骑行途中的艰难险阻更是常人难以想象,许多人笑我痴狂,但我一直坚持“消费者幸福满意就是我永远的梦想”!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4 版:综合】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单骑万里播《消法》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消费者报社有限公司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