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专家解读
煮鸡蛋里有“红点”还能吃吗
作者:李建

本期专家:上海市食品安全研究会专家组成员刘少伟教授
■本报记者
李建
  煮鸡蛋是早餐桌上的常见食品,不过有时人们剥完蛋皮后会发现蛋白有块儿血红色的小斑点。对此,网络上的答案五花八门,有的说是受精鸡蛋,还有的说是变质鸡蛋。那么,蛋白上的这种“红点”到底是什么,会不会影响安全食用呢?
  大多数和情况下,鸡蛋内部出现小红点,既不是变质也不是因为受精所致,如果没有同时出现鸡蛋有异味等其他问题,不会危及健康,完全可以放心食用。
  鸡蛋中的这种红色小斑点,也叫血斑,原因主要是因为母鸡卵巢或输卵管中的小血管破裂,进而导致蛋白上出现红斑。有时候这种血液还可能沉积到蛋黄上,从而导致蛋黄上也有这种“红点”。有组织病理学研究显示,这种“红点”主要由红细胞组成,对人体无害。
  除了血斑,有些鸡蛋中还可能看到肉斑,看起来更像是碎肉。简单来说,肉斑大都是鸡蛋内堆积的坏死物质,它们是蛋黄形成阶段,母鸡卵巢、输卵管血管出血时脱落的输卵管的上皮组织。
  有研究显示,褐壳蛋发生鸡血肉夹杂物的概率约为18%,而白壳蛋鸡的发生率仅为0.5%。这主要是因为蛋鸡选育过程中,可以通过大量烛照发现其中的大部分斑点,但棕色蛋壳看不到,阻碍了褐壳鸡品系的选育,所以也就无法通过选育消除这一缺陷。如果特别不喜欢这种有血斑、肉斑的鸡蛋,可以选择购买白壳鸡蛋。
  此外,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情况,就是如果蛋鸡是小母鸡,由于它们正处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机体生理功能还处于待完善的状态,也可能会出现较多血斑的鸡蛋。
  严格来说,鸡蛋中出现这种血肉夹杂物,属于鸡蛋内部的质量缺陷。特别是没有经过严格选育的土鸡的鸡蛋,出现这种问题的概率可能相对更高一些。
  不过,无论鸡蛋里的这种小斑点是上述哪种原因造成的,煮熟后食用都不会影响营养和口感,所以无需担心。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4 版:食品】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煮鸡蛋里有“红点”还能吃吗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消费者报社有限公司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