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上海讯(记者刘浩)如今,护眼成为各年龄阶段人群的共同需求,叶黄素逐渐成为热门选择,消费者如何正确挑选?近日,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公布12款叶黄素类产品检测结果。结果显示,不同品牌叶黄素产品性价比差异较大,每花费1元钱所能获得的实际叶黄素含量最高与最低相差超过200倍。
据介绍,上海市消保委联合上海市食品工业研究所,对平台综合排名靠前的12款叶黄素类产品进行了叶黄素含量检测。其中,普丽普莱叶黄素实测值为108192微克/克,实付金额108.06元/瓶,净含量41.24克/瓶,性价比为41290微克/元;雀巢自然之宝叶黄素实测值为101315微克/克,实付金额77.42元/瓶,净含量17.34克/瓶,性价比为22680微克/元;Cuixo叶黄素实测值为66812微克/克,实付金额152.1元/瓶,净含量49.22克/瓶,性价比为21620微克/元。上述3款实测性价比较高。
检测发现,某电商平台上的BLACKMORES海外旗舰店所售产品的叶黄素含量实测值和标示值相差较大,其标识值为18768微克/克,实测值为1516微克/克,仅达到标示值的8.1%。
市面上宣称叶黄素具有治愈近视、抵御蓝光、亮眼水润等功能,这些说法是否靠谱?专家指出,叶黄素是一种天然存在于植物中的类胡萝卜素,抗氧化活性作用显著,是人类视网膜黄斑区的主要色素成分,它与玉米黄质共同构成视网膜黄斑色素。叶黄素在各类蔬菜、水果、藻类生物中比较常见。人体中叶黄素分布较广,其中眼部视网膜黄斑区含量最高,能够减少视网膜细胞光损伤。
此外,叶黄素组成的黄斑色素对视网膜的保护机制,目前已有相关研究和报道,主要包括抗氧化与抗炎、蓝光过滤功能以及神经保护与视觉功能改善等。叶黄素作为抗氧化剂具有抗氧化活性,可限制新陈代谢和光线所致的组织损伤,可能作为一种抗氧化剂保护黄斑,减轻可见光短波段带来的损伤。叶黄素能吸收大量近于紫外光的蓝光,黄斑色素可能过滤损害光感受器和视网膜色素上的蓝光。叶黄素还能提升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存活率,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细胞凋亡。
因此,商家宣称的“呵护黄斑区”“抵御蓝光”等确实是叶黄素经过科学论证所具有的功效。但目前无充分依据表明叶黄素可逆转或治愈近视,仅部分研究提示其可能降低风险,其他诸如治疗青光眼、逆转白内障等说辞缺乏足够相应的科学依据。
专家建议,老年人尤其AMD(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高危群体、糖尿病患者(尤其伴有视网膜病变风险)、长期用眼人群等可以适当补充叶黄素。需要注意的是,叶黄素不能替代药物治疗,仅可作为辅助手段,消费者可通过均衡饮食(如绿叶蔬菜、蛋黄)自然摄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