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近日,记者从福建省厦门市市场监管局获悉,经厦门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快速预审的发明专利申请“一种三结太阳电池的外延结构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实质审查并获得授权。据悉,该项发明专利从提交申请到获得授权仅历时44天,授权周期较常规大幅压缩90%以上。
今年,厦门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以加快推动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为抓手,积极推进自身建设运行提质增速。目前,该中心已受理专利预审案件近400件,其中200多件专利申请经预审合格进入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快速审查绿色通道。
为积极回应创新主体需求,厦门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主动靠前服务,从主体和内容两个关键环节把好专利预审服务的源头关口。自2024年12月率先启动预审主体备案和代理机构登记入库等前序工作,至今年11月,厦门市已有400多家主体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备案复核。依托与市、区两级市场监管部门建立的协同合作机制,该中心会同各区市场监管局在日常走访巡查中引入备案主体信息核查等内容,对备案主体实施动态管理,并定期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报送核查结果。
为帮助创新主体提升专利申请质量,该中心以精细化服务为导向,为创新主体做好“考前辅导”。由预审员一对一指导专利申请人打磨专利申请文件,帮助查找消除形式缺陷和实质性缺陷,确保专利申请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更加合理稳定。据了解,此次经该中心快速预审并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实审阶段中未经修改即直接获得授权,避免了多轮答复审查意见带来的漫长流程。截至目前,该中心预审合格的专利申请均以零缺陷形式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初审。
目前,该中心的专利预审服务领域为新材料与生物工程设备制造,覆盖光电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先进碳材料、生物医药材料、医疗器械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美妆产业等优势产业集群。集美区某美妆企业一款外观设计专利经预审后,提交3个工作日即获授权,为这家企业的新品在今年“双11”电商大战中抢占先机。在集美区已形成的涵盖原料研发、生产制造、电商运营、创新设计的美妆全产业链生态中,专利预审服务正成为破解行业痛点、激发市场活力的关键支撑。
今年,该中心对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进行调研走访,与专利代理机构和律所进行集中座谈,同时联合辖区市场监管局和知识产权维权工作站面向全市200余家企事业单位开展业务宣讲,以走访问需、以座谈聚识、以培训赋能,切实打通服务与产业需求对接的“最后一公里”。在此基础上,该中心构建“需求精准对接—项目科学实施—成果高效转化”的工作机制,着眼地方重点产业未来布局,系统梳理了厦门市氢能、海洋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在技术研发方向、专利布局、侵权风险防控等方面的需求,部署开展产业专利导航示范项目,为相关产业在技术研发方向、专利布局策略及市场拓展路径上提供决策支持,推动提升产业链的完整性、技术互补性和专利协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