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偷梁换柱行为待监管
作者:李燕京


      家电以旧换新受到消费者的欢迎,与此同时,“黄牛们”也打起了以旧换新的主意。其实不仅是“黄牛”,一些不法回收企业也在以旧换新过程中采取违规做法赚取利润。
  一位网名为晓晓的消费者在网上以 “我遭遇了以旧换新偷梁换柱”为题,反映自己交给回收企业一台旧空调,在拿以旧换新凭证时,回收企业工作人员问她可不可以把旧空调写成旧电脑,并拍着胸脯保证这样做绝对不会影响她拿补贴。
  还有消费者吴先生,向某中标回收企业交了一台旧冰柜,可拿到以旧换新凭证后,却发现交了的冰柜被写成了彩电。收旧人员表示“品类与实际不符无关您的利益。”
  据透露,这些被掉包的旧家电,经回收企业一转手,又重新流入二手市场,被高价卖出。而一些破得不能再用的家电,则被回收企业拿来充数,应付政策要求交给拆解企业。
  以旧换新政策规定,所回收的旧家电要全部拆解,不能流入二手市场,因此回收价较低,普遍只有几十元。而据了解,回收企业掉包转手之后,一台旧家电在二手市场的售价至少有100元,翻新后甚至可以卖到三四百元。
  此外,记者调查发现,一些“黄牛”还私下买卖补贴凭证。在北京二手家电市场,一些销售旧家电的摊主同时也回收、销售以旧换新凭证,一张冰箱以旧换新凭证要价80元。
  业内人士就此指出,任何一个政策出台,都会有人试图钻空子,这种行为已经严重地损害了国家和消费者的利益。如何杜绝这一现象,有关部门应该尽快拿出办法加强监管。 (李燕京)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1 版:中国家电消费市场 3·15年度报告 特刊】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偷梁换柱行为待监管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